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扎堆”敬老,谁当反思?

“扎堆”敬老,谁当反思?

佛山市福利院的老人们最近感到很烦。原因是每到周末,有时一天要来五六批志愿者,为了接待他们,老人们都感到身心疲惫。据福利院方面介绍,“五一”期间,佛山市福利院志愿者又“爆棚”,5月1日就有5批志愿者前来服务。

国人凡事都喜欢扎堆,比如扎堆结婚,扎堆报考,扎堆旅游、扎堆慰问等等,因此,于双休日或节假日出现在佛山市福利院里的扎堆敬老现象并不奇怪。

然而,从报道来看,志愿者争先恐后来为老人服务,老人们却似乎有些“不领情”,这就很值得反思了。

首先,我觉得佛山市福利院应认真反思。一个明显的破绽是,无论志愿者是否提前预约,也不管福利院里志愿者是否出现“爆棚”,甚至不问志愿者到底出于何种目的,总之,“来者都是客”,一律热情接待。可以说,正是由于佛山市福利院有关负责人一心只想着不好拂志愿者的美意,在很大程度上,才导致目前这种“扎堆”敬老,老人们却不领情的被动局面的。换句话说,要问责的话,佛山市福利院主要负责人当负主要责任。

其次,志愿者所在的学校、公司等单位、组织应该反思。对某些学校来说,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或节假日到到福利院为老人献一次爱心,本无可厚非,但为什么非得要求福利院加盖公章呢?这不逼着一些本想通过其他方式敬老的学生,想去福利院为老人提供服务得去,不想去福利院为老人提供服务也得去吗?而如果说学生不得不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时间“扎堆”敬老,那么,对某些公司的组织者来说,显然在敬老时间上可以作出更为灵活的制度安排。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爱幼,作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自然是啥时候都不能丢。不过,也要把握好尊老敬老的“度”,防止一窝蜂和走过场。否则,轻者,可能导致老人吃不消,重者,不能不说是对爱心的一种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