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可敬的老人

可敬的老人

3月31号,市民陈大只因心机梗塞,生命垂危,被送往医院。在过世的前一天晚上,苏醒过来的老人掏出身上仅有的300元钱交给女儿,希望她把钱交给西南干旱地区。那么,陈大只是怎样一个人呢?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

节俭做慈善,帮助他人,到修建山路,造福公益,陈大只老人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伟大。老人虽然走了,但留给我们的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追思和学习。 好,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我们下周再见。

陈大只老人去世后,她的女儿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张卡片,这张卡片写明了老人临终前向西南地区捐出的那三百元钱,是他卖废品攒下来的,老人原本想等这个月的退休金发了以后,凑足一千元再捐的,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在老人去世的当天,他女儿就把钱送到了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杨丽珍的手上。

美仁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 杨丽珍:

我们也及时 把他的爱心款 送到市红十字会那边去捐献 这个精神确实很让我们感动

实际上,这张2010年4月1号,老人去世当天开出的捐款收据,也是老人的最后一笔捐款。

在很多人眼里,陈大只老人是个怪人,他每个月有一千多块的退休金,却总是省吃俭用,穿着一身破旧衣服,到垃圾桶里翻找废品,为此,还遭到一些人的白眼。

陈大只的女儿 陈妙丽:

有的人骂他乞丐 讲得很难听 我听了很难受 我父亲他有退休金 为什么要这样做。

退休工资和卖废品的钱,陈大只都存在一本“爱心存折”里。只要获知哪里发生灾害,他都会毫不吝啬地把爱心存折里的钱捐出去。粗算一下,十年间,老人捐出去的钱总计达到四五万。

美仁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 杨丽珍:

比如说08年汶川地震 5月12号汶川地震 5月13号 一大早就拿了3000块到我们社区来要捐献给汶川灾区。

10多年前,陈大只看到万石山通往五老峰的山上没有路,很多人爬山摔倒,于是他花了11年的时间,每天早出晚归,全靠自己的双手和肩膀,在山上修出了一条700个台阶的山路。

陈大只的女儿 陈妙丽:

我作为女儿 我支持他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是我们的精神 因为他从小教育我们要感恩 要知恩图报 要有爱心 要有奉献的精神 他留给我们的就是要有爱心 大家都奉献一点爱心 社会就会很美好 就像一首歌唱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