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12位空巢老人开山修路
没有人动员,今年3月开始,夷陵区黄花乡杜家坪村六组,山坳内的8户、12位平均年龄接近60岁的老人,决定自费修通居住点与村级公路之间的连通路。81岁的老太太带着55岁的儿子,76岁的老父亲带着50多岁的儿子,挥动铁锤,担起箩筐,劳作在山崖边上,那条祖祖辈辈出入的狭窄的泥石小径,在这群老人的辛苦劳作下,慢慢宽坦,老人们的心也逐渐宽坦!
他们说,有生之年,一定要让子孙们能骑着摩托,走着公路回家。
大山深处,空巢老人集体赶工修路
沿宜兴公路过晓峰集镇上山,驱车约20公里,便是夷陵区黄花乡杜家坪村(原晓峰乡奶子头村)。提起自己的村名,当地居民更愿意用原来的名字。
4月13日下午,记者来到杜家坪村六组时,该组一居民点几位老人正在山崖一侧、宽仅20公分的山路上施工。所谓的施工,就是拿着锄头、撬棍打磨山崖,拓宽山路。这条由村级公路延伸到山坳居民点的山路,穿过一个小山头和几处田埂,长约400米,宽度几乎都在20公分左右,就是这条淹没在野草之间的不能再窄勉强能称得上路的山道,就是居民点8户村民与外界的唯一通道。
由于交通不便,加之山区经济欠发达,居民点内年轻人全部外出打工、求学。仅仅剩下12位平均年龄近60岁的空巢老人,守着田地、茶园过活,也守望着子孙能常回家看看的希望。
不能让这条称不上路的山道阻断孩子们的亲情,老人们决定给孩子们修一条宽坦的回家路。
今年3月14日开始,12位年龄从81岁到55岁不等的老人决定将原本20多公分宽的山崖小道修建成能通车的公路。
说干就干,从那天开始,除开每天的农活,这天崖间小道上,总会有几名老人忙着敲打山崖,填整道路。渐渐的,从居民点出来的近10米的小路,已经变成宽约1米5的平坦道路。而他们使用的工具,是家里的锤子、锄头、撬棍和簸箕。
山间小道,困扰当地几代人的生活
“我在这里住了60年了,早就想修路了!”正在工地上忙活的81岁老婆婆黄自英手里提着簸箕,笑着告诉记者。
虽然已年过80,但一提到修路,黄自英二话不说,提着工具就上了工地。1949年,黄自英嫁到这里,此后她的三个儿子、孙子都靠着这条宽仅20公分的山径出入。提起这条小路,黄婆婆有积攒了半辈子的苦水。
-
老人再婚怎么处理好心理问题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再婚这样的事情,才能够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边摔倒 应该如何帮助老人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如果我们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我们应该如如何做才能够给我们老年人带来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护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腰痛的现象会不断的增加,而且,很多人会出现肾虚,腰肌劳损,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顾虑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黄昏恋的出现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为这种原因有很多顾虑,不敢再婚,因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说话方式说话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适当的说话技巧,对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绪良好等都有极大帮助,特别是对上了年岁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