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老人亡故已半年 免费乘车刷卡仍不断

老人亡故已半年 免费乘车刷卡仍不断

一位八旬老人的敬老乘车IC卡(以下简称老人IC卡),在其去世后3个月内出现了上百次刷卡记录。东莞市老龄办近日联合其他部门调查发现多起老人IC卡出现被滥用的情况。

近日,老龄办接到多起老人投诉,称80岁以上老人的IC卡每次充值后的消费额度不够,这让老龄办工作人员奇怪。

去年9月开始,老人IC卡实行充值额度制,55岁—69岁每次充600元,70岁—79岁每次充400元,80岁以上每次充200元,充值周期为3个月。据市老龄办统计,目前全市发出敬老乘车卡26万张,平均每月有5万张发生刷卡记录,在市公汽公司刷卡消费150多万元,平均每人每月消费约30元。

东莞80岁以上中老人有3万人办理了IC卡,由于这部分老人年事已高,平均每月仅有约2700人有刷卡纪录,其中大部分老人每个月的消费金额在2-30元之间。根据记录,去年12月,全市有198名80岁以上老人乘车金额超过了70元,其中28人需要提前充值。但70-79岁和55-69岁的老人反而仅有12人和1人需要提前充值。“老人乘车IC卡的充值金额是根据各年龄段老人乘车的一般情况确定的,怎么年纪越大的老人反而越不够呢?”工作人员说。据老龄办掌握的情况,这198名老人的刷卡次数相当频繁。

老龄办负责人认为,个别老人需要提前充值是正常的,但是近200名80岁以上老人出现额度不够的问题有些不正常。

连日来,市老龄办联合有关部门在城区范围随机抽取了20位80岁以上且月均刷卡100元以上的老人进行家访。令人吃惊的是其中有17位老人行动不便需要专人照顾,有7人的老人IC卡已经转借他人使用。一位年逾八旬的阿婆在2009年9月已经去世,生前老人IC卡从未使用。但在她去世后的10月25日-12月28日,她的老人IC卡刷卡115次,消费230元。直到今年2月仍有刷卡记录。

对于这种情况,市老龄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公汽司机每月都会发现一批冒用的IC卡,对于一些明显不能出行但有频繁刷卡记录的老人IC卡,老龄办也可以采取锁卡措施。但仅靠此不能完全杜绝冒用行为。“有的老人的身体状况可以偶尔乘车,但不可能如刷卡记录一般频繁,他又不承认借卡给别人。我们不可能一概而论的将卡锁住。”这位负责人表示,对此还更多要靠持卡老人自觉遵守使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