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状告子女 不回家吃饭发人深思
据报道,71岁的重庆刘老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在当地人眼里,3个孩子都很孝顺,给老人生活费,孙儿孙女们也会时不时地给老人送钱,但刘老太还是把3个子女一起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决子女们每月付她100元生活费。不料开庭时,老人却说:“我不要钱,只要他们每个月回家吃顿饭。”
刘老太要求子女回家吃顿饭的诉求,让人心酸。刘老太虽然不缺钱花,但是衣食无忧并不能代表她过得开心快乐。老伴去世,子女经常不回家,老人更需要子女的精神赡养、亲情关怀。
子女赡养父母,法律已有规定。其实,子女对父母尽孝,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老人更渴望的是“精神赡养”。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关心老人身心健康,尊重老人的权利,同样是孝顺父母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孤寡老人,除了物质需求外,更多的是精神需求,更渴望亲情。可是,许多年轻人往往把赡养老人理解为物质供给,而忽视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父母所花的心血与汗水,是无法用物质来衡量的,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子女好好报答。不可否认,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对老人的关照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更多的子女是以给老人赡养费、请保姆等来表达孝心的。但是,金钱与保姆毕竟代替不了骨肉之情。如果工作在外,不能常回家看看,至少应该通过电话嘘寒问暖、沟通交流,节假日也要尽量抽时间回家看看,有条件的也可把父母接到身边照料,总之别让老人长期忍受空巢之痛。
随着我国“空巢老人”的增多,如何赡养老人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难题。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2.5%。尽管政府有责任完善养老政策,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但政府的关爱不能代替晚辈的孝顺。所以,强化年青一代对老人的“精神赡养”意识十分重要。既保证老人衣食无忧,又让老人精神愉快,安享晚年,对在外拼搏的儿女来说,很不容易,但值得努力。因为一旦失去他们,就是永别!
-
老人再婚怎么处理好心理问题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再婚这样的事情,才能够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边摔倒 应该如何帮助老人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如果我们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我们应该如如何做才能够给我们老年人带来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护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腰痛的现象会不断的增加,而且,很多人会出现肾虚,腰肌劳损,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顾虑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黄昏恋的出现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为这种原因有很多顾虑,不敢再婚,因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说话方式说话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适当的说话技巧,对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绪良好等都有极大帮助,特别是对上了年岁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