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老人当街摔倒之后……

老人当街摔倒之后……

  一位骑着自行车的老人突然摔倒在地,一拨拨学生从老人身旁路过,竟然没有一人上前将老人扶起……
  这是3月11日下午5点多钟发生在锦山大街站前101路车站牌附近的一幕。
●现场目击
  当时,刚下公交车的市民杨女士正好经过,“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那老人骑着自行车突然摔倒。由于摔得不轻,加之老人个子较高、体型较胖又被自行车压着,努力想自己站起来,但没成功。”杨女士说。此时,恰好附近一所学校放学,一拨拨身着校服的中学生从老人身旁路过,有看的也有议论的,有的甚至走了过去还回头瞅,可就是没有一个上前将老人扶起。后来,杨女士和另一名女士走上前去,将老人搀扶起来。随后,杨女士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她说自己怎么也想不明白:“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如此的冷漠!”
●群众热议
  “如果你遇到老人在闹市摔倒,你会如何处理?如果你是那群学生,你会怎么办?”
  接到杨女士的报料,记者在丹东新闻网论坛内发出帖子,并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网友“塞北春雪”慨叹:“下一代都变得如此的世故圆滑了,悲哀啊!”网友媚娘认为:“做好事是有风险的,一旦老人有个三长两短,责任说不清啊!”网友“无奈的丹东人”认为:“南京‘彭宇案’,做好事反赔4万的事,的确让人对这种事无所适从了!”网友“不只是个传说”则认为:“谁也不应该去扶,因为动作要领做不好很可能加重病情,正确的方法是马上打电话叫120”……市民都先生认为:“扶有扶的道理,不扶也有不扶的理由,对那些学生而言,他们的本意未必就是不想扶,而是不敢,因为现在沾边就赖的事太多了。”市民刘先生认为:“助人为乐、扶危济困是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的传统美德,不管怎么说,都应该将老人扶起……”
●记者感言
  不难理解,做好事也需要一种氛围,一种环境,而这种环境,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行动去营造的。只有助人为乐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氛围才能浓厚,这种环境才能形成,诸如“见危不救”的怪事才会越来越少。
●相关链接
  据《健康报》报道,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同时,跌倒以后又是老年人发生各类严重并发症致死致残的常见原因。因此,熟练掌握老年人摔倒后的一些急救常识,对于在第一时间有效救助老人十分重要。
  有些老人摔倒在地如果立即搀扶起来可能酿成大祸,如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立即扶起只会加重出血症状;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病人本应平卧,如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状况;如发生骨折或脱臼,搀扶会加剧损伤等等。因此,应先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对心绞痛病人,应让其服用急救药,然后送医院。遇到昏迷或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对呕吐病人,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在确认无脊柱损伤时才可搬动病人,要一人托头和胸部,一人托腰和臀部,一人托腿和脚,动作应缓慢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