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北京六层老旧居民楼尝试安装外挂电梯

北京六层老旧居民楼尝试安装外挂电梯

居住在老旧六层小楼的老年人未来可能不必再为爬楼而发愁。记者日前获悉,本市残联、老龄委、规划委、建委等多家部门正在酝酿出台相关法规政策,今年将在部分区县选择具备改造条件的多层住宅楼开展无障碍改造安装外挂电梯试点。

  前天,记者跟随市老龄委、市残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来到朝阳区来广营地区的一处居民院内,对小区老旧住宅加装外挂电梯试点项目进行评估和调研。与院内西区新建的高层住宅楼群相比,位于东侧的十几幢红砖矮楼散发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旧气息。但是绕到一幢四层住宅楼的南侧,顿时令人眼前一亮,从旧楼楼体向外延伸出一大块钢筋水泥的建筑结构,铁锈红的外立面,白色塑钢飘窗,每个单元都配备了外挂型电梯。在一层还加增了防盗门和无障碍坡道,楼上的居民则享受到了高档社区“一梯两户”的待遇,居民家里原来的阳台被改造成宽敞明亮的电梯间。据记者观察,这个小区经过此番改造的单元约有15个。
  据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电梯落成两个多月了,但因为还未经过质监部门的验收,尚未投入使用,目前还不知道春节时走亲访友的居民能不能坐上这些新电梯。北京市残联组联部副主任王静奎表示,为残疾人、老年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是相关部门常抓不懈的工作,“这个改造项目非常值得我们参观学习,借鉴经验。老旧小区的电梯改造项目是政府部门认可的惠民便民工程,目前正责成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标准和指导性意见,很多具体工作都有待推进。”
  王静奎表示,因为这个大院的住宅产权明晰,物业管理相对规范,居住人员的生活诉求基本统一,改造电梯的项目资金到位,所以把来广营的这个小区作为全市老旧小区电梯改造试点项目还不够典型,虽然在全市推广的难度很大,但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
  市规划委综合处副处长郭健表示,通过全市普查,全市大部分住宅小区具备基础无障碍改造的条件,但很多老旧小区由于建筑结构的局限、物权问题、邻里隐私等原因,无法进行系统性改造,形成了无障碍改造的“死角”。据了解,去年在朝阳区大屯某小区的电梯改造项目设计、资金都已到位,甚至地基都已经挖好,但仅因一户居民强烈反对,便造成改造工程搁浅。
  据了解,今年全市将为1.7万户残疾人、老年人家庭改造无障碍设施。同时,在部分区县选择具备改造条件的多层住宅楼开展无障碍改造,安装外挂电梯试点。日前,市规划委已对市建委《关于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若干指导意见》进行了回复,相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完善多层住宅楼无障碍改造的相关政策,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声音二层以上每户交7000元部分居民感觉“有点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