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95岁老人写信 寄给74年前同学

95岁老人写信 寄给74年前同学

95岁的章周芬老人家住沈阳市和平区鲁园社区,她家有张特别不起眼的白纸,但却是老人多年来的珍宝,由自己亲自收好,从不让别人碰。



  原来,这张纸上记着扬州中学1935届同学的通信方式,每年一到新年前,老人都会叫上老伴儿,按照上面的地址写好明信片,充满期待地寄出去,等待来自远方的回信。



  通讯录一年年变短



  上周四,记者来到章周芬老人家的时候,老伴儿徐炳华正在桌前忙着写明信片,而章老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时不时指挥两句。“这个是寄到美国加州的,这个是要寄到中国武汉的,把地址写对啊,老头子! ”章老笑着对戴着眼镜、正在写字儿的老伴儿说。“你放心,我看得清楚的很嘞! ”92岁的徐炳华大爷显得有点不服气,转过头来看了一下老伴儿。



  拿起通讯录,记者发现上面被各种颜色的笔画上了横线。“打钩的是已经发出去的,画红线的是要确认一遍地址,因为是国际信件。还有特殊标记的就是去世了! ”章老说完,叹了一口气。



  原本二十多人的名单,现在只剩下了16个。“去年寄出去18张,收到16张明信片,又没了2个同学。”章老说。



  明信片的生死之约



  章周芬老人说,她是江苏无锡人,中学的那个班上一共有120多个同学,毕业之后不少人都出了国,回来后成了各领域的专家,而有些则没回来。她本人是当年西南联大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去了美国费城读书工作。“我们岁数都大了,耳朵听不清,打电话听不见,想见面也走不动,所以就只能寄明信片了。 ”章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