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9旬老人“双料”绝活让人称赞

9旬老人“双料”绝活让人称赞

包河写“地书”留下百万字



  一进谢老的家,记者就被四周墙壁上悬挂的书法所吸引,这些作品多为“福”、“寿”二字。谢老指着墙壁上的一幅“心宽四海,必长寿”说道:“这七个字是我用大半生的时间写出来的,我用前半生写出了‘心宽四海’,到了老年我才知道,由于我的心宽才有我现在的长寿。”



  “每天早上6点半和下午6点,我都会到包河公园去写‘地书’,坚持已有十多年了。写字是我最好的修身养性方法。”谢老告诉记者,地书是用一种特殊的笔沾水在地上写字,每次他在练字时都会有很多人围观。“有几次练字时,甚至还有人想请我去他们单位表演!”谢老自豪地说,这些年他已在包河写下了100多万字。



  年轻时练出一身好功夫




  随后,谢老的女儿拿出了他们家珍藏的宝贝。打开厚厚一卷纸,一幅巨大的“寿”字剪纸顿时展现在记者眼前。“这幅字有5米长,是我爸用地书写法写的。”谢老的女儿告诉记者,这幅剪纸全长4米,是谢老用两个小时剪出来的。



  为何一个九旬老人会有如此好眼力,好气力,能将用硬纸板写出的寿字,裁剪得恰到好处?谢老笑着说,他15岁就到北京,在印刷厂当学徒,学的就是剪纸字、刻章。“那时候的生活是现在年轻人无法体会的。”



  “年轻时又在晋察冀边区的印钞厂工作,当时的设备落后,机器是用手摇的,机器转动相当于提35公斤的重物,如今的力气是那时练出来的。”谢老告诉记者。



  一口能叼起70斤“板砖”




  谢老的绝活并不仅限于写寿字。老人随后又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中的谢老双腿直立在地面,两手如白鹤亮翅般展开,在绳子的牵引下,一口叼起了14块“板砖”!“一块砖是5斤,14块总共70斤,这是我爸5月份在社区表演时的照片。”谢老的女儿告诉记者,老人虽然年岁已高,但满口的牙齿一个没掉,每天早上还要啃几个烧饼才算饱。



  凭借着这一手“叼砖绝活”,谢老在80多岁时还申报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虽然没有成功,但老人的一口好牙还是引起了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他们甚至专门请来医生,在表演结束后,检查起谢老的嘴里有无“机关”。“结果表明,我的满口好牙都是货真价实的!”谢老笑着说。



  为啥会有这样的“特异功能”?谢老介绍说,他一生热爱运动,短跑、门球、铅球、自行车……样样都很在行。谢老在60岁离休之后,还多次参加全国老将运动会及亚洲老将运动会,获得了20多枚奖牌,其中百米赛跑还打破了亚洲老将运动会纪录。



  看到记者目瞪口呆的表情,谢老笑着说他还有今后的规划:“我还会坚持每天写书法,争取创出更大的字。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在体育方面向着更高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