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孤寡老人有个“警察闺女” 享福!

孤寡老人有个“警察闺女” 享福!

“把婆婆安置在警务室,我没多想,只是对孤寡老人尽一份‘孝心’,凭良心做事。人都有老的时候,谁遇到她都不忍心撒手不管。更何况我是社区民警,照顾她是我的责任。”提起陈婆婆,唐琳丽觉得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而对80高龄的陈婆婆来说,唐琳丽却帮她做了天大的事,要不是这个“警察闺女”,说不定她早已流落街头。



  遭养子遗弃




  太婆无家可归求助民警



  “儿子跑了不要我了,我没地方住,咋办嘛,哪个管我嘛……”去年10月的一天,晚上9时许,年近八旬的陈秀凤老人由一名老邻居搀扶着,伤心地来到光荣派出所。所里的值班领导汤敏听老邻居讲了陈婆婆的遭遇。原来,婆婆的老伴早在10年前已去世,她自此跟着养子生活。三年前,陈婆婆经不住养子的再三劝说,交出了位于金荣巷5号的老房子房产证,被养子变卖。此后,两人到处租住,直到前段时间房子租期满后,儿子把她带到营门口立交桥附近一家小旅馆暂住,醒来后却再不见儿子的踪影。



  “无论怎样,群众找到公安机关就是信任我们,我们一定要尽力帮助,绝不能让老人流落街头。”电话里,汤敏对光荣北路社区民警唐琳丽嘱咐道。5分钟后,唐琳丽已赶到派出所。最终,两人一起找到街道办事处协调,双方决定将老人临时安置到原光荣北路社区警务室居住。




  被民警收留




  “爱心警务室”就是家



  第二天,唐琳丽不放心老人,一早来探望。警务室是一间闲置的空房,水、电、气不通。这些基本生活需要如果不解决,老人生活起居不方便。为此,她回到派出所,反映了水电气不通、房屋漏雨、婆婆吃饭无着落等问题。当天下午,派出所就安排她专门买了“停电宝”给陈婆婆照明,联系到警务室旁的居民小区门卫处为婆婆供水,并找来工人将屋顶重新修葺。从第二天开始,派出所食堂每天中午、晚上都会为陈婆婆送来可口饭菜……天冷了,唐琳丽买来一个暖手器给婆婆取暖;春节临近,唐琳丽送来年货、糖果,并将一副喜庆的春联张贴在陈婆婆的“警务室”门口,两人喜气洋洋地照了合影。大年除夕夜,唐琳丽把婆婆接到派出所,和值班民警一道吃团圆饭,共同度过了一个特别的除夕夜,让老人过了一个温暖而不孤单的年。



  虽然小小“警务室”生活不太方便,但陈婆婆却说住在这里就有家的感觉,逢人便讲自己有多幸福。光荣北路社区人人都知道陈婆婆有一个“警察闺女”,大家把她居住的“警务室”亲切地称为“爱心警务室”。



  经多方努力




  老人住进敬老服务中心



  唐琳丽何尝不是把陈婆婆当成亲人。事实上,老人的归属一直是她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这么大年纪一个人住,她始终放心不下。每天下班,她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陈婆婆。一天上午,她照常来看望老人,一推门发现婆婆躺在床上,“我难受得很,头好痛……”摸了婆婆略微发烫的额头,唐琳丽立即帮她穿上衣服,扶她到社区医院看病,量血压、打针、开药,唐琳丽得知只是一般感冒后,悬着的心稍稍放下。她把婆婆送回家,看婆婆吃了药才放心离开。



  为了帮老人找到真正可以养老的归属,她和派出所民警一直在做两方面的努力:寻找养子和联系民政部门予以安顿。然而,养子在遗弃母亲后便人间蒸发,隐忍善良的陈婆婆并不想追究他的法律责任。于是,唐琳丽决定将婆婆送到敬老院,以得到更好的照顾。在与社区居委会、区民政部门协调后,政府有关部门“特事特办”,在“爱心警务室”暂住了半年的陈婆婆再次“搬家”,终于住进了金牛区敬老服务中心。



  陈婆婆有了新的归属,但唐琳丽却从未间断对老人的关爱,她一有空就去看望老人,给她送水果、营养品,陪老人聊天。“陈婆婆的警官闺女真是太孝顺了!”敬老院的老人对此十分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