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广西红沙村九旬老人与鹭群演绎“人鸟奇缘”

广西红沙村九旬老人与鹭群演绎“人鸟奇缘”

农历的“大雪”已过,鸟儿纷纷迁往他乡。但在防城港的红沙村,却随处可见飞翔的白鹭。温暖的北部湾,不仅是鱼虾蟹贝的栖息地,也是鸟的天堂。

当地媒体记者黄嵩和曾经拍摄有一幅几近完美的照片——一位老人光着上身、赤着脚,牵着一头大水牛,牛背上立着一只正在梳理羽毛的白鹭,一只牛犊跟在旁边。这幅名为《田园牧歌》的作品,后来获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全球摄影比赛(中国区)一等奖。

照片中的老人,就是护鹭老人黄枢余,今年已经92岁了。清晨,老人或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或背着双手在院子里四处走动。他在等待白鹭“起床”。随着一只只白鹭叽叽喳喳地叫着从树丛中飞出,四处觅食,老人也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中午,老人吃过午饭,悠闲地在村子里走动。村子周围的田间、树梢、天空,到处可见白鹭的倩影。这些美丽的精灵,有的在明媚的阳光下梳理翅膀,有的在自由飞翔,有的在哺喂幼鸟,有的在玩耍嬉闹,千姿百态。

老人屋后的白鹭山有七八十亩山林,原本是村里分给他和3个儿子的自留地,可以把山上种的树卖钱来改善生活。可是自从白鹭飞来后,老人不仅没砍过一棵树,而且每年还要补种一些树木,因为有一些树木被过多的鸟粪腐蚀死掉了。

老人的3个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老人和小儿子一家6口还挤在四间砖房里。大儿子曾经劝说老人跟随他到城里去住,可老人一口回绝了,他舍不得白鹭。对于老人而言,白鹭也是他的孩子。老人现在的生活,主要就是守护鹭山,驱逐来偷鸟和掏鸟蛋的外村人,饲养被风吹下树而受伤的幼鹭,直到它们长大。

有了白鹭,村庄显得生机盎然。据老人讲,白鹭在红沙村栖身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每年4、5月是它们繁殖的高峰季节。以往它们是春回冬去,现在这些可爱的鸟儿已经在红沙村安了家,不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