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警惕非法募集资金诈骗

警惕非法募集资金诈骗

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老有所养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然而对于南京73岁陈儒林老人来说,多年积攒下的养老钱,却被一家名叫“江宁六顺生态农艺园”项目,以高回报投资的诱惑骗走,陷入非法集资的骗局。据了解,和陈儒林有同样遭遇的老人多达400多人,被骗金额累计1000多万。

  免费旅游引出高回报投资

  “要不是当初参加免费一日游,我们也不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真是吃大亏了。”昨天,提起因贪图高回报而上当,讨不回多年积攒的养老钱时,陈儒林老先生后悔不迭。

  据陈老先生回忆,2007年初,有朋友向他推荐,称可以免费到江宁一处农艺生态园参观旅游,那里风景很好。闲在家里没事的陈老决定去玩一玩、看一看。随后他来到了该农艺生态园设在水西门银都大厦的办事处。到那里时发现已有不少像他这样的老年人,正等待乘车前往六顺农艺生态园一日游。到了那里后,陈老先生发现当时该生态园风景确实不错。就在大家一致对生态园投以赞许眼光时,当时的生态园市场部经理张静便向他们宣传起来,声称生态园要大发展,就是缺少资金,如果有老人愿意投资筹建养老院的话,可以有高额回报,见不少老人对此有浓厚兴趣,张静便一个劲地鼓动并承诺,凡参与借款筹建养老院的老人,可享受20%—30%的高利息返还,养老院建成后还可以自动成为会员,享受特别优惠进驻政策等。“就这样,我们大家为此心动,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投资理财机会。”陈老先生说。

  门口金字招牌闪闪发光

  陈儒林等老人说,大家为此心动了,但当时并没有盲目行事。除了一次免费旅游外,他们还前往位于江宁陆郎社区的“江宁六顺生态农艺园”进行考察。这次考察让他们感到对生态园市场部经理张静所说情况有了底。

  “去过的人都看到六顺农艺园大门口挂着农林局、旅游局、民政局、老年康复基地等9块金字招牌,有了这些招牌,一般不会有假。”陈老先生说,在仔细考察了当地风景、空气、环境等情况后,他们仍不放心,还看了江宁有关部门批复的24亩土地给六顺筹办养老院的文件,文件指出必须自筹资金。有了这一系列的东西,老人们不再担心会上当受骗,决定进行投资。

  据了解,参与投资的老人大多来自南京市区,他们的投资额不等,少的有几万,多的高达60万,前后参与的老人多达400人以上。

  回报快,老人投资更“阔绰”

  陈儒林老人说,他在2007年4月先投了2万元,对方承诺7个月可以拿到20%的利息。7个月很快过去了,到了2007年11月,陈儒林老人真的拿到了4000元回报。“试水”成功后,老人心里乐了,马上决定再投资5万元,这次对方承诺10个月,给予30%的利息回报。

      家住水西门的王奶奶是一位下岗退休人员,前后投入了14万元。“我是偷偷瞒着家人拿去的,想投资10个月赚1.5万元回报,可现在连本都要不回来了。”昨天老人哭着说,当初听邻居张奶奶介绍,说她已经拿过回报了,不会有假,于是她随张奶奶一起拿了5万元去“入股”,此后她的心里就直犯嘀咕,担心是否能按时拿到承诺的红利和本金。“开始觉得六顺挺守信用的,没骗人。”王奶奶说,第一笔5万元投进去5个月后,她跑到银行查看存折,发现六顺依照承诺,已将前5个月第一笔款打到了账上,她心里按捺不住兴奋,“看来,想发财也不是件困难的事情。”

  按时拿到返还的本金和利息,王奶奶对六顺绝对信任了。她抓住难得的“发财”机会,又先后拿出了9万元,希望自己的养老钱能像雪球一样在六顺越滚越大。

  到了时候却拿不回一分钱

  就当陈儒林老人为了自己的成功投资欣喜时,一部分老人发现到了还钱的时候却拿不到钱。2008年3月,到了该领取利息和本金的时候,王奶奶发现没有分文到账,问了别人也是同样状况,这下她急了,想要回前后两次14万元投资。

  钱拿出去容易讨回难。当王奶奶想找张静的时候,却发现当初承诺让她“在最短的时间过有钱人的生活”的张静再也找不到了。当老人们向当时任六顺农艺园董事长的张六顺询问时,张六顺表示,他们已做好了还款计划:第一期还款从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第二期从2009年3月至2009年9月,届时全部还清。口头上的答复让老人们感觉到心里有了底,他们认可了张六顺的说法。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直到今天,都没有从六顺农艺园拿回过一分钱。

  生态园已不复当年风光

  “游遍祖国九十九,不如六顺走一走。”“远离都市喧闹的避风港,休闲、娱乐、餐饮、保健、垂钓的胜地。”这是六顺生态农艺园公司当年对外宣传的口号。在受害人手中,至今仍捏着当年生态农艺园公司对外宣传的材料,就连董事长张六顺的名片都保留着,记者看到该名片下方,生态农艺园地址直接写成了“南京中华门外陆郎社区”,其实从南京至陆郎社区至少要近一个小时的车程,这与中华门外也太悬殊了。

  在六顺生态农艺园办公区,记者见到了门楼柱上悬挂着的诸多牌匾“休闲渔业示范基地”、“江苏省消费者信得过AAA级品牌会员企业”、“全国中老年人旅游休闲基地”、“江苏养老休闲中心”……所不同的是一些写有政府部门牌子有的已收在一间屋内,甚至还有一块“国家A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铜牌。据了解,早在2006年底至2008年初,这里聚集人气最旺,该园已建成的老年公寓一期开始招商,二期工程正在热火朝天施工中,娱乐、餐饮、保健、垂钓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节假日这里人气更旺。

  据了解,该生态农艺园,占地千亩左右。尽管该园依山傍水,园内建筑以古秦淮和徽派风格为特色,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好似一个世外桃源,但如今生态园不再如当年一样风光了,门前冷落,园内除几名工作人员外,很少看到客人。在后侧院内,大片建筑楼成了烂尾楼、半拉子工程,现场一片冷落萧条。

  不少老人到农艺园哭求还钱

  就在记者调查时,六顺农艺园里又聚集了30多位前来要钱的老年人。“我从牙缝里省两个钱,家里人有病拿药的钱,小孩还要交学费,我家儿媳妇癌症死了,家里钱都用光了,就剩两万块钱在家里头,老头住院要钱,钱也要不到,求求你赶快还我……”一位姓陈的老人痛哭流涕。

  随后,参与投资的李群、李年茹、陈玉华等人一一向张六顺要钱。53岁的陈玉华说,她也是通过免费旅游到六顺生态农艺园的,当时听了投资回报,感觉蛮好的,比银行来得快多了,随后她投了两万进去,到了2007年7月投了3万,8月投了两万,9月投了两万,10月投了两万,11月份投了两万,总共投了十几万。然而2008年12月底,六顺生态农艺园突然停止了返利,那座四层的养老院,也变成了烂尾楼,他们连本也没要到。

  李年茹说,以前是借款协议,就是借钱要还,后来对方把借款协议改成股份协议,股份协议其实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果然,面对众多受害人索赔,张六顺又拿出股份合同作为挡箭牌,声称他们不是非法集资。

  原董事长称集资是姐姐的个人行为

  昨天下午,原六顺生态农艺园公司董事长张六顺告诉记者,12年前他租下了该地块700多亩荒地60年租用权,以全部身家2800万资金投入进去,建了这座生态农艺园。12年间,张六顺将全部精力投入了农艺园的建设,甚至连园内所有的设计规划,都出自他本人之手。

  张六顺称,两年前,正在公司急缺资金时,十余年没有联系的亲姐姐张静突然出现在他面前,说可以帮忙筹资,但张静的钱是如何而来他并不清楚。此后半年时间内,他从张静手里取得了641万现金。后来,张静因为钱的事情和许多人产生纠纷,他才知道有这回事,集资是他姐姐个人行为。“因为她是公司的人,协议书上又盖有公司的章,所以公司才把债务揽了过来,目前正在清理中。”张六顺说。

  “我在农艺园花费了12年的心血,就这么毁了。”谈到这件事,张六顺称他依然很心痛。他说,1年半前,六顺农艺园正在施工的几处设施被法院勒令停工,自己和姐姐也因非法集资一案分别被判了刑。因为这件事给他的打击过大,他的身体也垮了,现在正在保外就医。

  记者从江宁街道获得的消息是,张六顺、张静姐弟俩在去年下半年因非法集资被江宁警方带走,今年8月两人分别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7年,张六顺目前确因其身体不好保外就医。目前还有400多位老年人1100万的资金没有返还到位。

  公司已转让承诺力争尽快还清债务

  对于六顺农艺园之前非法集资欠下的债务,张六顺表示,公司欠群众的钱肯定会一分不少还掉,但负责还款的责任人已经不是他了。

  张六顺说,他现在是保外就医的犯人,已不再担任六顺农艺园的董事长,已将原公司51%的股权卖出,现在新公司不由他控股,一旦投资方款项到账就开始还债。而就在上周五,六顺生态农艺园公司正式更名为六六顺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新公司的批复已下来,但欠款要等到园子运作起来才能偿还。新公司目前已把还款工作提上议程,会在10日后拟定好还款计划,到时候会下发到每一位欠款群众手中,同时,张六顺承诺新公司将在3年内还清所有欠款。“公司不可能以非法集资时说的30%利息还款,但群众原先投入进去的本钱,肯定会一分不少地还清。”张六顺承诺。”对于张六顺欠款要等到新园子运作起来才能偿还的说法,律师并不认可。江苏长三角律师事务所杨朝江律师认为,如果六顺生态农艺园一旦确认是非法募集资金的话,那么受害人手上的合同就是无效合同。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把因合同取得的价值利益,返还给另一方。如果数额没有足够大,达不到债权总数额的话,那么各个债权人只能按照比例来分配,往往拿到的钱就非常少。

  杨律师说,非法募集资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高额的利息回报引诱,在高利润的诱惑下,一些老年朋友容易成为被骗的对象。杨律师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人,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有可能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