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做绒鸟数十年恐技艺失传
李桂英制作的孔雀。
雏鸡、鹦鹉、凤凰……李桂英老人用蚕丝制成形态各异、颜色鲜艳的鸟儿,一做就是几十年。如今,由于原料成本昂贵、制作程序复杂,会这门手艺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已过古稀之年的李桂英老人开始担心,绒鸟技艺因此失传。
17岁入社学制绒鸟
李桂英老人说,她从小就喜刺绣,17岁毕业后被分入绒鸟合作社,后拜张宝善为师学习制作绒鸟。直到1992年退休,李桂英老人从未离开过这行。绒鸟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先用蚕丝进行配色,再经过剪、对、搓等工序,将蚕丝绕在铜丝上制成绒条,最后进行塑形。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我都会做。”李桂英告诉记者,她不光能用蚕丝制作鸟,昆虫、花等也能做。退休后为了绒鸟事业,她一直没有停止制作绒鸟。
常去动物园“取经”
李桂英老人制作孔雀、鹦鹉等动物都惟妙惟肖。面对夸赞,老人道出要领,“要想做出逼真的绒鸟,就要反复琢磨、细心观察”。李桂英说,她经常去公园和动物园看鸟,观察鸟的颜色、姿态、动作。“绒鸟讲究颜色润,小鸟才能传神,活灵活现。”
李桂英老人说,由于蚕丝和铜丝像头发丝一样细,非常累眼睛。她从十八岁就开始戴眼镜。有时几个小时不休息地做绒鸟,眼睛会又酸又涩。
绒鸟工艺难找传人
谈到绒鸟工艺的传人,李桂英老人犯了难。她说,要学会绒鸟工艺需要3年,需要足够的耐心,虽然有人曾经找到她学习制作,但是很难坚持到最后。另外原料成本高也是一个问题,她年轻的时候,蚕丝的价格为每公斤30元,现在要500元一公斤,制作一只普通的小鸟成本也要50元。
“我不想让绒鸟技艺失传。”李桂英老人说,目前只有她的女婿在学习绒鸟技艺。虽然感兴趣的人很多,但是复杂的工序和昂贵的成本让人望而却步,她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人让绒鸟技艺继续流传。
相关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处理好心理问题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再婚这样的事情,才能够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边摔倒 应该如何帮助老人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如果我们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我们应该如如何做才能够给我们老年人带来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护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腰痛的现象会不断的增加,而且,很多人会出现肾虚,腰肌劳损,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顾虑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黄昏恋的出现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为这种原因有很多顾虑,不敢再婚,因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说话方式说话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适当的说话技巧,对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绪良好等都有极大帮助,特别是对上了年岁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