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一86岁老人义务修路30年
在武邑县清凉店镇李子乡村,有一位86岁李喜亭老人,在闲暇时间义务修路30年。有人曾感慨地对他说:“大爷,我在学校里上小学的时候你就给大家伙儿修路、护路,现在我已三十而立,娶妻生子了,你还在干同样的工作呀!”
修路源于“找点事干”
如今,在武邑县清凉店镇李子乡村的乡间柏油马路上,总能看到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手里拿着铁锹一下一下地垫路中心被损坏的大坑,这位老人就是李喜亭。
据老人介绍,他年轻时曾在深州市交通局路政处当护路员,七十年代末,因为孩子多家里穷,他便回家务农。改革开放后,儿女们逐渐长大成人,闲下来的日子多了,他反倒觉得不舒服。“总得找点事干吧”,自己原来当过交通局的护路员,那就给乡亲们义务垫垫道吧。就这样,李喜亭老人开始了义务修路经历。
老人一干就是30年
一开始,老人只修村子的街道,村子的街道垫平了,就到村子外面大马路上去修,甚至帮着邻村修。开始村里人不理解,每次看到老人拿着铁锨、背着竹筐出去,就认为他是图好名声,“自己找罪受”。可是老人一干就是30年,村子的人服气了,对他的敬佩和尊重也越来越多。“我这人就这样,看到道路不好走心里不好受。只要出门看见路上有砖头,不管多么忙我也要拾起来,就跟上了瘾似的”,老人说。
李子乡村距离清凉店镇很近,可是因为道路凹凸不平,一到阴雨天更泥泞难走,村民吃够了苦头。自从李喜亭老人将道路垫好后,不但自己村的人方便了,一些原本不走这条路的外村人,也从这条路上经过了。
李子乡村桥距尧头村桥的那段土路坑坑洼洼,农村车辆几乎不怎么走,人们宁可多绕10多里路也不走那里。去年,李喜亭老人花半年多时间垫平了这段路。
一个现象是,老人垫完哪里的道路,哪里的行人就增多。
义务修路还会一直坚持
李子乡村距离清凉店镇的路上,有一所小学。当年,每天李喜亭老人都在学校旁边垫道护路,被学生称为身边的“活雷锋”,后来几个学生还利用业余时间同他一起护路。
几十年过去了,有一次,李喜亭老人又在这条路上垫道。一位路人看到他,惊奇地说:“大爷,我在学校里上小学的时候你就给大家伙儿修路、护路,现在我已经三十而立,娶妻生子了,你还在干着同样的工作呀!”原来,这位路人曾在这所小学里读书。
“除非我不能动了,只要我还能活动,我就闲不住自己”,老人朴实回答对方。
-
老人再婚怎么处理好心理问题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再婚这样的事情,才能够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边摔倒 应该如何帮助老人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如果我们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我们应该如如何做才能够给我们老年人带来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护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腰痛的现象会不断的增加,而且,很多人会出现肾虚,腰肌劳损,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顾虑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黄昏恋的出现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为这种原因有很多顾虑,不敢再婚,因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说话方式说话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适当的说话技巧,对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绪良好等都有极大帮助,特别是对上了年岁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