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潘老的养生粹言

潘老的养生粹言

今年95岁的潘基石质老人名扬海内外,缘于去年的北京奥运会。去年6月4日,奥运圣火在长沙传递,两把火炬相互点燃,一边是94岁高龄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另一边是14岁满脸稚气的少年,这一跨越80载的“交接”,迅速占据全国各大媒体重要版面,让人们记住了这位年近期颐的“火炬手”。



  重阳节过后,我们在潘基石质老人的家采访了他。



  往事并不如烟



  其实,让人们记住他的还有很多。他是长沙市第一任城建局长;他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制定了长沙第一个城市规划——出台了《长沙市规划原则草案提纲》、《长沙市区规划原则草案》,同时绘制出《长沙市新市区区域规划草图》;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收到的第一份城市规划方案;第一个提出将长沙、湘潭、株洲“三市合一”,建立“毛泽东城”……



  潘基石质老人坐在客厅的藤椅上,以惊人的记忆力给我们进述往事。



  他说他之所以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有了城市规划的概念,得益于从英国伦敦大学毕业的朱该平教授,解放前他在朱教授手下工作,朱教授借给了他一本论述城市规划的小册子,从书中学到了城市规划的理念。刚解放的长沙市,那真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工作千头万绪,但他们具有前瞻性地制定了长沙市第一个城市规划。“那时真是没日没夜地干呀,没有星期天,也没有节假日,天天加班加点地干。因为觉得解放了,国家有了希望,人民有了希望;再就是我们这些专业出身的有了实践的机会,所以大家都有使不完的劲。我举一个例子,长沙解放前十年用的水泥,比不上解放后一天用的水泥。”潘老回忆,1951年10月1日,长沙市以五大建设工程向国庆2周年献礼,这五项工程是:市民渴望了几十年的自来水工程;几千年在惊涛骇浪中渡江的小木筏改成了轮渡;拆迁安置3000多户,修起了长达4公里的沿江大道;加上书院坪路和小巧的儿童公园。这一天,长沙市那真是万众欢腾。当时修建自来水工程,疏浚“八大公沟”,党和政府心和老百姓贴在一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的那都是民心工程呀。



  身体吃老本 保持好心态



  潘老一生爱好运动,1933年即将完成长沙明德中学的学业时,就因为爱好篮球、足球,被选中代表湖南参加了当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运动会。之后,他在武汉大学土木系时代表湖北省参加华中运动会。2006年潘基石质被评为湖南省健康之星和第六届全国健康老人等称号。



  “我的身体底子还是在初中阶段打好的。我记得当时班上有一个姓刘的同学,又白又胖。有一天我带他到家里来玩,我父亲一见就喜欢上了他,说他又白又胖,文质彬彬,像个书生。我当时一身的肌肉,黑瘦黑瘦的。我父亲对我说:‘铭伢子,你看你这个死形。’后来我那个姓刘的同学读到高二就病死了,他就是不喜欢运动。而我呢,就是爱好运动。田径、篮球、足球,什么都来。学业成绩虽然不拔尖,但体育绝对是强项。”



  闲聊中我们又扯到了去年潘老当火炬手的事。潘老的秘书谈兵在一旁插话,自从报名参加火炬手之后,潘老特别认真,每天和他拿着皮尺在省人大常委会的院子里量100米,一天跑几个来回,一直坚持了几个月,直到顺利完成火炬手的光荣使命。



  我们由衷地赞叹:“潘老,您真不简单!”



  潘老乐呵呵地说:“这还是吃以前的老本。”




  我们问起潘老的养生之道,他爽朗地说,“我的养生之道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八个字:宠辱不惊,豁达大度。我的身体还可以,吃的还是做细伢子时的老本。我有一个观点,年轻时要多积蓄能量,就是要多运动,增强体质;老了就要减少能量的消耗。这是我的一家之言。但好心态绝对是保持健康最重要的一条。我现在基本上能做到宠辱不计较,万事看得开。你想想看,得了路,高兴得不得了;吃了亏,懊恼得不得了。成天想着谁谁谁级别比我高,工资比我多,同时参加工作,我怎么就运气不如他呢?……俗话说世上不如意者常十之八九,如果对这十之八九你都过不去,健康又怎么会和你过得去呢?”



  这就是潘老期颐之年的养生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