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期待成为老人乐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计划生育的普及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空巢、高龄鳏寡孤独老人越来越多,中国传统的居家养老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些人开始倾向于到养老院颐养天年。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
养老院成了“托老所”
50多岁的盛先生还没退休,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了。盛先生说,他只有一个女儿,现在上海读书,女儿说了,她不会回蚌埠的,要在上海安家。此言一出,盛先生说,我知道自己以后要成为“空巢老人”了。“等我老了,我要邀上一帮要好的老朋友,找个条件好的养老院住进去,大家一起下棋,写字,养老院还有人做饭、洗衣服。多舒服。”盛先生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的心愿,可是目前蚌埠市的养老机构很难满足盛先生的养老理想。
记者走访了一些养老院,发现那里多是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其中一些卧床不起。龙子湖区一家老年公寓入住有100多位老人,其中有60多位卧床不起,其余40多位能活动的,也是腿脚不便,行动需要搀扶的。此外,还有耳聋、老年痴呆等不能与人正常交流的,生活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寥寥无几,养老院几乎成了“托老所”。
养老机构有待完善
蚌埠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去年底,蚌埠市市区60岁以上老人已达12.79万人,占市区总人口的13.89%,目前,老年人口仍在按每年3%左右的速度递增。然而,蚌埠市养老机构的建设却不太理想。前不久,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等部门共同组成调研组,对蚌埠市区9家养老机构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市区养老机构除市老人休养院外,其他的普遍规模小,设施简陋;收费低,发展后劲受限,服务差,难以吸引更多老人入住。
为此,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政协委员吴纲烈提出了《关于切实加强市区养老机构建设》的提案,指出政府对养老机构的扶助力度不够。同时,一些创办者把养老机构当做谋生手段,不同程度地忽略了机构养老的公益性,还有的创办者初期投入不足,继续投入乏力,因而长期得不到改观。
调研组负责人苏少忠坦言,这与他理想的养老院相差很大。养老院应该是基础设施条件好;拥有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技能的专业护理人员;并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介入;最重要的,养老院不是七老八十才去的地方,而是肌体健康的老人都愿意去的快乐家园。因此他们建议,把市区养老机构建设列为政府民生工程,每张床位给予200元补贴。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的管理制度,扶助有一定规模、设施完善及工作开展情况良好的,淘汰一批规模小、基础条件差的,并探索在养老服务业中设立社会工作岗位,聘用社会工作者改善养老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整体风貌。
未来,养老院会更好
对此,民政部门表示将加快市区养老机构建设,逐步完善设施建设,尤为重要的是,蚌埠市将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关于蚌埠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以及“民办公助”具体实施方案,从立项、征地、税收以及用水、电、气等方面对养老福利机构建设给予优惠。到2010年,蚌埠市争取基本建成以政府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以其他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以社会福利服务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力争到2010年全市福利机构床位数达老年总人口的千分之二十以上。
养老院成了“托老所”
50多岁的盛先生还没退休,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了。盛先生说,他只有一个女儿,现在上海读书,女儿说了,她不会回蚌埠的,要在上海安家。此言一出,盛先生说,我知道自己以后要成为“空巢老人”了。“等我老了,我要邀上一帮要好的老朋友,找个条件好的养老院住进去,大家一起下棋,写字,养老院还有人做饭、洗衣服。多舒服。”盛先生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的心愿,可是目前蚌埠市的养老机构很难满足盛先生的养老理想。
记者走访了一些养老院,发现那里多是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其中一些卧床不起。龙子湖区一家老年公寓入住有100多位老人,其中有60多位卧床不起,其余40多位能活动的,也是腿脚不便,行动需要搀扶的。此外,还有耳聋、老年痴呆等不能与人正常交流的,生活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寥寥无几,养老院几乎成了“托老所”。
养老机构有待完善
蚌埠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去年底,蚌埠市市区60岁以上老人已达12.79万人,占市区总人口的13.89%,目前,老年人口仍在按每年3%左右的速度递增。然而,蚌埠市养老机构的建设却不太理想。前不久,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等部门共同组成调研组,对蚌埠市区9家养老机构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市区养老机构除市老人休养院外,其他的普遍规模小,设施简陋;收费低,发展后劲受限,服务差,难以吸引更多老人入住。
为此,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政协委员吴纲烈提出了《关于切实加强市区养老机构建设》的提案,指出政府对养老机构的扶助力度不够。同时,一些创办者把养老机构当做谋生手段,不同程度地忽略了机构养老的公益性,还有的创办者初期投入不足,继续投入乏力,因而长期得不到改观。
调研组负责人苏少忠坦言,这与他理想的养老院相差很大。养老院应该是基础设施条件好;拥有好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技能的专业护理人员;并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介入;最重要的,养老院不是七老八十才去的地方,而是肌体健康的老人都愿意去的快乐家园。因此他们建议,把市区养老机构建设列为政府民生工程,每张床位给予200元补贴。进一步完善养老机构的管理制度,扶助有一定规模、设施完善及工作开展情况良好的,淘汰一批规模小、基础条件差的,并探索在养老服务业中设立社会工作岗位,聘用社会工作者改善养老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整体风貌。
未来,养老院会更好
对此,民政部门表示将加快市区养老机构建设,逐步完善设施建设,尤为重要的是,蚌埠市将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关于蚌埠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以及“民办公助”具体实施方案,从立项、征地、税收以及用水、电、气等方面对养老福利机构建设给予优惠。到2010年,蚌埠市争取基本建成以政府举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以其他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以社会福利服务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力争到2010年全市福利机构床位数达老年总人口的千分之二十以上。
相关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处理好心理问题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再婚这样的事情,才能够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边摔倒 应该如何帮助老人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如果我们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我们应该如如何做才能够给我们老年人带来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护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腰痛的现象会不断的增加,而且,很多人会出现肾虚,腰肌劳损,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顾虑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黄昏恋的出现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为这种原因有很多顾虑,不敢再婚,因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说话方式说话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适当的说话技巧,对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绪良好等都有极大帮助,特别是对上了年岁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