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寄情僧鞋30年
老人展示僧鞋
八旬老人寄情僧鞋30年
刘锡珍老人家住市城区三清街,已经87岁了。尽管老人眼睛和耳朵的功能都严重受损,但她精神矍铄,思维敏捷。5日上午,老人在家中一边做着僧鞋,一边向记者讲述了她多年来做僧鞋的经历。据悉,数年来,刘锡珍老人已给全国不少寺庙寄去了僧鞋。老人说,自己虽然不方便行走了,但因信佛便采用做僧鞋的方式来作精神寄托。
30年前,刘锡珍老人从市百货公司退休之后,经常随其他老人游天下,到过全国许多著名的寺庙。在一次出游途中,老人的脚不幸被崴伤,从此落下残疾,便很少出门旅游了。老人说,当年她在五台山旅游时,看到寺内的觉清师傅对一双客人赠送的锁口鞋爱不释手,还舍不得穿,放在室内珍藏。见此情形,针线活做得特别好的刘锡珍萌生了给僧人做鞋子的想法。回到遂宁后,刘锡珍按照自己看到的那双僧鞋做了一双,然后寄给了觉清师傅。觉清师傅得到鞋子后,回信大赞刘锡珍做得好,并表示自己远在新加坡的僧人朋友也喜欢老人做的鞋子。受到鼓励的刘锡珍很高兴,接连赶做了20双新鞋子寄往新加坡。
从那以后,刘锡珍开始给全国各地的寺庙做僧鞋。得知刘锡珍的这一行为后,不少信佛的熟人都给她送来旧布料。30多年来,灵泉寺、广德寺、佛学寺及其他省市的昭觉寺、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以及台湾、新加坡等地区,都可看见刘锡珍老人做的僧鞋。
“去年宝光寺的广允和尚满100岁,我特地送了一双自己锁边的鞋子给他,没想到他舍不得穿,把鞋子保存了起来。”老人得意地说,前不久,她还为佛学寺的师傅们做了10多双罗汉鞋。
八旬老人寄情僧鞋30年
刘锡珍老人家住市城区三清街,已经87岁了。尽管老人眼睛和耳朵的功能都严重受损,但她精神矍铄,思维敏捷。5日上午,老人在家中一边做着僧鞋,一边向记者讲述了她多年来做僧鞋的经历。据悉,数年来,刘锡珍老人已给全国不少寺庙寄去了僧鞋。老人说,自己虽然不方便行走了,但因信佛便采用做僧鞋的方式来作精神寄托。
30年前,刘锡珍老人从市百货公司退休之后,经常随其他老人游天下,到过全国许多著名的寺庙。在一次出游途中,老人的脚不幸被崴伤,从此落下残疾,便很少出门旅游了。老人说,当年她在五台山旅游时,看到寺内的觉清师傅对一双客人赠送的锁口鞋爱不释手,还舍不得穿,放在室内珍藏。见此情形,针线活做得特别好的刘锡珍萌生了给僧人做鞋子的想法。回到遂宁后,刘锡珍按照自己看到的那双僧鞋做了一双,然后寄给了觉清师傅。觉清师傅得到鞋子后,回信大赞刘锡珍做得好,并表示自己远在新加坡的僧人朋友也喜欢老人做的鞋子。受到鼓励的刘锡珍很高兴,接连赶做了20双新鞋子寄往新加坡。
从那以后,刘锡珍开始给全国各地的寺庙做僧鞋。得知刘锡珍的这一行为后,不少信佛的熟人都给她送来旧布料。30多年来,灵泉寺、广德寺、佛学寺及其他省市的昭觉寺、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以及台湾、新加坡等地区,都可看见刘锡珍老人做的僧鞋。
“去年宝光寺的广允和尚满100岁,我特地送了一双自己锁边的鞋子给他,没想到他舍不得穿,把鞋子保存了起来。”老人得意地说,前不久,她还为佛学寺的师傅们做了10多双罗汉鞋。
相关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处理好心理问题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再婚这样的事情,才能够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边摔倒 应该如何帮助老人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如果我们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我们应该如如何做才能够给我们老年人带来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护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腰痛的现象会不断的增加,而且,很多人会出现肾虚,腰肌劳损,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顾虑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黄昏恋的出现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为这种原因有很多顾虑,不敢再婚,因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说话方式说话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适当的说话技巧,对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绪良好等都有极大帮助,特别是对上了年岁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