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海外华人宜从精神上赡养老人
中新网9月5日电 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西班牙的移民政策使得华人数量在近几年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他们中以青壮年为主要组成部分。虽然部分事业有成者将国内的父母申请到西班牙定居,但大部分华人移民受物质条件或父母主观意愿的影响,只能将父母留在国内生活。尤其是浙江、福建等“出国热”地区,出现了“空巢”现象。
古训有“子欲养而亲不待”,身在异国他乡的子女如何在工作事业和赡养老人之间取得平衡,便成了海外华人共同关注的话题。近日,记者在侨界对此对进行了采访。
侨胞赵先生:作为子女无论身在何方,都应心系父母
出国8年有余了,期间,每年至少都会回去一趟,带些西班牙的特产孝敬父母,但是,我心里清楚,这写东西是无法弥补养孝之责的。尽管每回向父母表达歉疚之意时,他们都会安慰我,让我不要为此分心,专心工作,发展自己事业。
象我面临的养孝困境,在西班牙华人中应该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部分有了一定事业基础的朋友,都选择将父母办理家庭团聚,在西班牙享受晚年。前些年还好,但是现在西班牙经济陷入泥沼,便开始限制无工作能力的老人入境。真不知道,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父母来西班牙居住的门槛会不会更高。
我曾经听见一个朋友说,他每年都要回国两个月左右。期间,基本上都是父母在一起,带父母到各地游玩。我想多陪父母出去散散心,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孝敬方式。子女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应心系父母。在事业与孝敬老人之间,应该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
百元店老板阿玲:我只有多给爸爸寄钱
我来西班牙已经十几年,钱也赚了一些,也买了住家,但是就是没有条件把爸爸带到西班牙来。好在我还有妹妹在中国,可以时常照顾爸爸,而我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寄钱给爸爸。爸爸虽然也想我们,但看到我寄钱给他,也就很高兴了。我在电话中也跟爸爸说,钱的事情不要愁,只要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认为这样就是对父亲尽孝心了。
侨胞林某:百善孝为先,先安定父母后创业
身在海外打拼,为了能有个好的事业前途,我们也都在所不惜。但在打拼的同时,我们却不能忘记远在国内的父母亲人。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我个人以为,在创业的同时一定要先安定好父母,最起码让他们衣食无忧。
留学生小张:海外华人宜从精神上赡养国内父母
“老辈只要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就可以体现出后辈的孝顺。”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话。作为身处海外的华人,要给国内的父母做到这一点似乎不难,但是如果以为老人就在乎衣食无忧,那就片面了,物质上的需求根本不能够替代老人的内心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衣食无忧的老人有着较高的精神需求,他们需要子女的精神赡养。
老人辛苦了一辈子,等到需要子女围绕跟前身后的时候,子女们却远在天涯,虽然子女们有时候一个电话、一封家书、一则短信、一份电子邮件、一包小礼物,可以让远在国内的父母感受到子女们的牵挂和孝心,但是,一旦在时空和心理上跨越太长,对于国内的老人来说,实显单薄和无奈。
侨胞金某:赡养老人,从精神上考虑
这里的很多人,都习惯在这里稳定以后将自己的父母通过家庭团聚的手续接过来,说是让父母共享天伦、安度晚年。说句实话,老人在这里,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不适应,除了子女,他们连个朋友都不认识,这里生活,他们要比我们更苦闷。所以,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实际情况和老人所真正需要的东西。有些时候,老人比较注重精神上的感受,而我们总把物质上看得很重,很容易误解他们的需求,这样其实是对老人最大的伤害。
所以,对于我们的父母,必须考虑到他们精神上的需求,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孝顺。
北方侨胞李某:赡养父母,天经地义
赡养父母,天经地义,我觉得并不存在地域和文化的限制,不管我父母在哪里,不管我在哪个国家,照顾好父母是我们无可争议的责任和义务,方式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心。
一华人老板:父母有生之年,常回家看看
一出国,就注定很难在父母身边尽孝,这对我来说非常遗憾。母亲去世后,作为儿女的我非常愧疚,虽然经济方面基本由我来照顾,但我终究不是天天待在二老身边,现在回想起来都非常难过。像我这种情况的华人在西班牙非常多,建议侨胞们在父母有生之年,常回家看看,即使多打打电话也行。
古训有“子欲养而亲不待”,身在异国他乡的子女如何在工作事业和赡养老人之间取得平衡,便成了海外华人共同关注的话题。近日,记者在侨界对此对进行了采访。
侨胞赵先生:作为子女无论身在何方,都应心系父母
出国8年有余了,期间,每年至少都会回去一趟,带些西班牙的特产孝敬父母,但是,我心里清楚,这写东西是无法弥补养孝之责的。尽管每回向父母表达歉疚之意时,他们都会安慰我,让我不要为此分心,专心工作,发展自己事业。
象我面临的养孝困境,在西班牙华人中应该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部分有了一定事业基础的朋友,都选择将父母办理家庭团聚,在西班牙享受晚年。前些年还好,但是现在西班牙经济陷入泥沼,便开始限制无工作能力的老人入境。真不知道,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父母来西班牙居住的门槛会不会更高。
我曾经听见一个朋友说,他每年都要回国两个月左右。期间,基本上都是父母在一起,带父母到各地游玩。我想多陪父母出去散散心,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孝敬方式。子女们无论身在何处都应心系父母。在事业与孝敬老人之间,应该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
百元店老板阿玲:我只有多给爸爸寄钱
我来西班牙已经十几年,钱也赚了一些,也买了住家,但是就是没有条件把爸爸带到西班牙来。好在我还有妹妹在中国,可以时常照顾爸爸,而我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寄钱给爸爸。爸爸虽然也想我们,但看到我寄钱给他,也就很高兴了。我在电话中也跟爸爸说,钱的事情不要愁,只要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认为这样就是对父亲尽孝心了。
侨胞林某:百善孝为先,先安定父母后创业
身在海外打拼,为了能有个好的事业前途,我们也都在所不惜。但在打拼的同时,我们却不能忘记远在国内的父母亲人。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我个人以为,在创业的同时一定要先安定好父母,最起码让他们衣食无忧。
留学生小张:海外华人宜从精神上赡养国内父母
“老辈只要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就可以体现出后辈的孝顺。”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话。作为身处海外的华人,要给国内的父母做到这一点似乎不难,但是如果以为老人就在乎衣食无忧,那就片面了,物质上的需求根本不能够替代老人的内心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衣食无忧的老人有着较高的精神需求,他们需要子女的精神赡养。
老人辛苦了一辈子,等到需要子女围绕跟前身后的时候,子女们却远在天涯,虽然子女们有时候一个电话、一封家书、一则短信、一份电子邮件、一包小礼物,可以让远在国内的父母感受到子女们的牵挂和孝心,但是,一旦在时空和心理上跨越太长,对于国内的老人来说,实显单薄和无奈。
侨胞金某:赡养老人,从精神上考虑
这里的很多人,都习惯在这里稳定以后将自己的父母通过家庭团聚的手续接过来,说是让父母共享天伦、安度晚年。说句实话,老人在这里,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不适应,除了子女,他们连个朋友都不认识,这里生活,他们要比我们更苦闷。所以,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实际情况和老人所真正需要的东西。有些时候,老人比较注重精神上的感受,而我们总把物质上看得很重,很容易误解他们的需求,这样其实是对老人最大的伤害。
所以,对于我们的父母,必须考虑到他们精神上的需求,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孝顺。
北方侨胞李某:赡养父母,天经地义
赡养父母,天经地义,我觉得并不存在地域和文化的限制,不管我父母在哪里,不管我在哪个国家,照顾好父母是我们无可争议的责任和义务,方式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心。
一华人老板:父母有生之年,常回家看看
一出国,就注定很难在父母身边尽孝,这对我来说非常遗憾。母亲去世后,作为儿女的我非常愧疚,虽然经济方面基本由我来照顾,但我终究不是天天待在二老身边,现在回想起来都非常难过。像我这种情况的华人在西班牙非常多,建议侨胞们在父母有生之年,常回家看看,即使多打打电话也行。
相关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处理好心理问题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再婚这样的事情,才能够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边摔倒 应该如何帮助老人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如果我们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我们应该如如何做才能够给我们老年人带来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护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腰痛的现象会不断的增加,而且,很多人会出现肾虚,腰肌劳损,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顾虑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黄昏恋的出现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为这种原因有很多顾虑,不敢再婚,因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说话方式说话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适当的说话技巧,对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绪良好等都有极大帮助,特别是对上了年岁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