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空巢"老人骤增 兰州逾10万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过去“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正在悄悄改变,子女婚后大多离长辈而去,而老年人也开始习惯有一个自由的生活空间,但这样的生活方式却使“空巢”老人的队伍不断扩大。8月18日,记者从省老龄委获悉,随着老年人口迅速增加,甘肃省“空巢”老人现象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目前,仅省城兰州的“空巢”老人数量就达到10.2万人。
省老龄委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303万人,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省份。兰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42.4万人。据测算,到2015年我省老年人将达360多万人,按民政部提出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25张计算,我省应有养老床位9万张。而目前我省公办养老机构44家,民办23家,总计床位4456张,占目标床位的5%。
省老龄委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我省已有部分社区开展了为老服务,如七里河小西湖西街社区专门为“空巢”、特困、病残老人开办的“夕阳乐”餐桌,并由区政府购买100个助老服务公益岗位,为城区200多位“空巢”、特困、病残老人提供助老服务等。“但这些服务只能满足社区少数老人的需求。”
为此,省老龄委拟建议政府加大公益性岗位供给,由劳动保障部门按社区人口规模,每个社区配置10—15人的公益性岗位职数,直接划拨县级老龄部门,招聘符合条件的人员专事,为“空巢”老人服务。
省老龄委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省60岁以上老年人303万人,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省份。兰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42.4万人。据测算,到2015年我省老年人将达360多万人,按民政部提出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25张计算,我省应有养老床位9万张。而目前我省公办养老机构44家,民办23家,总计床位4456张,占目标床位的5%。
省老龄委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我省已有部分社区开展了为老服务,如七里河小西湖西街社区专门为“空巢”、特困、病残老人开办的“夕阳乐”餐桌,并由区政府购买100个助老服务公益岗位,为城区200多位“空巢”、特困、病残老人提供助老服务等。“但这些服务只能满足社区少数老人的需求。”
为此,省老龄委拟建议政府加大公益性岗位供给,由劳动保障部门按社区人口规模,每个社区配置10—15人的公益性岗位职数,直接划拨县级老龄部门,招聘符合条件的人员专事,为“空巢”老人服务。
相关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处理好心理问题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再婚这样的事情,才能够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边摔倒 应该如何帮助老人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如果我们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我们应该如如何做才能够给我们老年人带来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护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腰痛的现象会不断的增加,而且,很多人会出现肾虚,腰肌劳损,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顾虑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黄昏恋的出现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为这种原因有很多顾虑,不敢再婚,因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说话方式说话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适当的说话技巧,对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绪良好等都有极大帮助,特别是对上了年岁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