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的“心灵家园”
两年前,由闸北区政协委员、民进成员沈湧杰执笔,民进闸北区委提交的“关注老人心理健康,提升老人生命质量”的提案,就加强闸北区“独居老人”的心理辅导提出了8条建议。
记者昨天从闸北区民政局获悉,两年多来,民政局根据提案建议,为老人构建“心灵家园”,受到老年人的欢迎。
独居老人生活孤独
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闸北早于全市5年进入老龄化。截至2008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5.1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21.8%;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2.95万人,占全区老年人数的19.4%。民进闸北区委对某街道的抽样调查显示,独居老人大多数文化层次偏低,文盲半文盲较多,生活孤独;生活较为困难;居住条件较差,住在危棚简屋的比例高达67%。
“心灵家园”全区推广
闸北区民政局在办理这件提案时发现,独居老人可分为娱乐型、学习型和封闭型,而封闭型占到了独居老人总人数的60%左右。为了让封闭型独居老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独而不孤,延年益寿,区民政局试点在宝山路街道社区内的10个老年活动室,分别成立了独居老人的“心灵家园”。老人们每周一次团聚在“心灵家园”,听新闻、谈心事、叙家常,在社区心理辅导员的关怀下,解决各种心理危机。
试点成功后,“心灵家园”在全区得到推广。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心灵家园”活动的独居老人达4万余人次,解决独居老人母子纠纷、养子女的住房纠纷和老年人助医等各类问题达上百起,缓解独居老人心理问题几十起。
封闭心灵被打开了
“心灵家园”是打开独居老人心灵的钥匙。在心理辅导员的帮助下,一些心灵封闭的独居老人,释放了不健康情绪,回到快乐的人生道路。陆丰居委会有一名孤老葛老伯,今年73岁,22岁时被打成右派,47岁平反后进单位,娶妻成家。妻子病故后的几十年里,他一直孤独生活,不与外界打交道。经过心理辅导员的帮助,他融入了“心灵家园”,打开了与周围老人交流的通道。
独居老人徐大妈长期单身生活,参加“心灵家园”活动后,她爱上了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还用刚刚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和自身的经历,帮助两位因老伴过世而心理郁闷、整天在家不愿出门的独居老太走出了悲伤。
-
老人再婚怎么处理好心理问题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再婚这样的事情,才能够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边摔倒 应该如何帮助老人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如果我们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我们应该如如何做才能够给我们老年人带来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护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腰痛的现象会不断的增加,而且,很多人会出现肾虚,腰肌劳损,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顾虑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黄昏恋的出现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为这种原因有很多顾虑,不敢再婚,因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说话方式说话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适当的说话技巧,对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绪良好等都有极大帮助,特别是对上了年岁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