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美国的退休文化

美国的退休文化

今夏北美的气候凉爽宜人,我再次来到美丽如画的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在与亲友倾谈中,了解到一点美国退休老人的生活状况,希望对于步入老龄化城市的香港能有借鉴之处。


  在美国,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加入美国籍后会获得SSI(社会生活安全金),有联邦和州医疗卡及其它福利优惠,如乘公交车、看电影、电话租金、汽车保险等,有廉价房照顾老人购买,有「老年公寓」提供廉租住宿,有粮食银行(Food Bank)解决温饱……这是专为教育程度低、年收入二万元以下,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而设。


  若是持有大学文凭者,如今可透过替代认证(Alternative Certification)制度,只要选修几门教育学分,即可免去课堂上课及实习教师的数年时间,直接取得教师资格,转任公立学校教师。根据国家教育信息中心统计,至今已有七千多人藉此途径投入教师队伍,其中有医生助理、律师秘书、演员、歌手等。有一位上校军官希尔顿,在核潜艇上服务了三十年,退役才五十六岁,通过西雅图市立大学修习,现任高中数学教师。他常把海军生涯中的实际经验,结合了如何使数学应用在物理、工程领域的实例,授课十分幽默,深受学生欢迎。


  在普林斯顿大学附近有个「无墙小区」(Community Without Walls),成立于一九九二年,是四位老人倡议,得到八十人响应,现有成员四百五十人的「自助村」。象征性会费每人每年十五美元,现任会长是七十多岁的老太太鲁思,她二十年前不幸遭遇车祸,得到小区的支持,帮助借换轮椅、助行器、拐杖,在众人的鼓励照顾下很快康复,自此她很乐意地担起会长职务,联络大家互相扶助,性格变得开朗,放弃独身主义,她开玩笑地介绍老伴说:「他是我的司机、收音机、洗碗机,是我车祸中得到的幸福。


  如今自助村蔚为潮流,网络越趋完善,如波士顿的「灯塔山村」(Beason Hill Village)可帮老人安排水电匠、报税顾问、陪诊、送牛奶、代遛狗等家务杂事。俄亥俄的梅森斯(Masons)上世纪开设为照顾寡妇所用,近年来也演变成退休小区了,各州、各市镇的银发族纷纷组织不同规模的自助村。


  自助村尽可能帮老人长久独立自主居住的家中,减轻了宿位紧张的压力。平时经常组织丰富的康乐活动:家居派对、郊外野餐、观剧观展、歌舞比赛等。以西方人热情开放的性格,独居长者不难找到知心合意的老伴,感情有所寄托。他们往往既不结婚,也不同居,晴朗天结伴外游,雨雪天品咖啡玩牌,需要时互相探访,患病时互相照料,平静地享受两性老来相伴的和谐乐趣,留下夕阳无限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