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幸福指数需要提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老年人群体越来越庞大。据统计,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6万,占人口总数的11.7%,其中农村老年人口27.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76%。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农民生活水平与前几年相比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步入高龄、体弱多病、无劳动能力和家庭赡养条件差等原因,部分农村老年人生活境况与城市老年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一些孤寡、贫困老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指数还有待提高。
部分农村老人生活仍有困难市老龄办、市老年学学会曾对我市9个农业县区28个行政村的100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大同农村老年人口供养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市部分农村老人生活仍然有困难。
在我市农村,家庭养老仍然占主导地位,农村老人经济上完全依赖于子女,而且他们的子女有80%以上是农民,主要依靠种植、养殖业,收入微薄,供养能力有限,大多只能维持老年人基本生活。而且,大多数老人在银行也没有存款,经济来源单一。在农村,多数老人健康观念依然较差,长期形成的“小病扛、大病躺”有病不治的观念一时难以改变,一旦医保卡里的钱用完,他们就再也舍不得花钱看病了,特别是对白内障、青光眼、咳嗽哮喘、风湿、心脑血管等老年慢性疾病,他们选择的往往是忍受。大部分农村老人有自己的住房,但基本上是新人住新房,老人住旧屋。大多数农村老人没有参加文体活动的兴趣,平时基本上是晒晒太阳、闲坐。农村老人只要生活有保障,不致挨饿受冻就很满足了。对于有的儿女的不孝,老人维权意识淡薄以及怕“家丑外扬”的思想作祟,也是忍气吞声者居多。此外,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与所在村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达的村,不但老人的子女收入多、赡养能力强,而且村里还对老人有一定的补助,但这样的村在全市为数不多,且集中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区。
解决养老问题各方仍需加把力年轻的时候为了儿女拼命劳动,孩子们成了家,自己也就老了。在农村,老人为一个家庭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有专家指出,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努力解决农村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基本养老保障问题,改善和提高农村养老水平。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敬老爱老意识。将敬老、养老、助老宣传教育与各项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如与评选“星级文明家庭”结合起来;与评选表彰“敬老好儿女、好媳妇”、“孝星”等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宣传尊老敬老先进典型,抨击鞭挞歧视、虐待老年人的不良现象,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进一步巩固家庭养老功能,保证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是巩固家庭养老的有效形式之一。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继续加强和完善这方面的工作,用法律的形式将老年人应享有的权利和子女应尽的义务确定下来,增强赡养人的赡养自觉性和责任感,并加强兑现监督。
进一步强化社会养老保障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大力倡导有条件的村建立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应将建设社会养老设施纳入新农村规划之中,在资金投入上向老龄事业倾斜,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乡村福利化性质的老年公寓等设施,逐步实现由家庭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方式的转变。
此外,各乡镇、村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老年活动室,多建设一些老年文化活动阵地,经常组织老年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深入开展老年司法援助工作,使老年人知法、懂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部分农村老人生活仍有困难市老龄办、市老年学学会曾对我市9个农业县区28个行政村的100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大同农村老年人口供养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市部分农村老人生活仍然有困难。
在我市农村,家庭养老仍然占主导地位,农村老人经济上完全依赖于子女,而且他们的子女有80%以上是农民,主要依靠种植、养殖业,收入微薄,供养能力有限,大多只能维持老年人基本生活。而且,大多数老人在银行也没有存款,经济来源单一。在农村,多数老人健康观念依然较差,长期形成的“小病扛、大病躺”有病不治的观念一时难以改变,一旦医保卡里的钱用完,他们就再也舍不得花钱看病了,特别是对白内障、青光眼、咳嗽哮喘、风湿、心脑血管等老年慢性疾病,他们选择的往往是忍受。大部分农村老人有自己的住房,但基本上是新人住新房,老人住旧屋。大多数农村老人没有参加文体活动的兴趣,平时基本上是晒晒太阳、闲坐。农村老人只要生活有保障,不致挨饿受冻就很满足了。对于有的儿女的不孝,老人维权意识淡薄以及怕“家丑外扬”的思想作祟,也是忍气吞声者居多。此外,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与所在村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达的村,不但老人的子女收入多、赡养能力强,而且村里还对老人有一定的补助,但这样的村在全市为数不多,且集中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区。
解决养老问题各方仍需加把力年轻的时候为了儿女拼命劳动,孩子们成了家,自己也就老了。在农村,老人为一个家庭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们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有专家指出,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努力解决农村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基本养老保障问题,改善和提高农村养老水平。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敬老爱老意识。将敬老、养老、助老宣传教育与各项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如与评选“星级文明家庭”结合起来;与评选表彰“敬老好儿女、好媳妇”、“孝星”等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宣传尊老敬老先进典型,抨击鞭挞歧视、虐待老年人的不良现象,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进一步巩固家庭养老功能,保证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是巩固家庭养老的有效形式之一。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继续加强和完善这方面的工作,用法律的形式将老年人应享有的权利和子女应尽的义务确定下来,增强赡养人的赡养自觉性和责任感,并加强兑现监督。
进一步强化社会养老保障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大力倡导有条件的村建立老年人生活补贴制度。应将建设社会养老设施纳入新农村规划之中,在资金投入上向老龄事业倾斜,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乡村福利化性质的老年公寓等设施,逐步实现由家庭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方式的转变。
此外,各乡镇、村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老年活动室,多建设一些老年文化活动阵地,经常组织老年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深入开展老年司法援助工作,使老年人知法、懂法、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
老人再婚怎么处理好心理问题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再婚这样的事情,才能够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边摔倒 应该如何帮助老人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如果我们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我们应该如如何做才能够给我们老年人带来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护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腰痛的现象会不断的增加,而且,很多人会出现肾虚,腰肌劳损,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顾虑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黄昏恋的出现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为这种原因有很多顾虑,不敢再婚,因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说话方式说话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适当的说话技巧,对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绪良好等都有极大帮助,特别是对上了年岁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