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不差政策差落实:天津养老机构遭遇画饼优惠

不差政策差落实:天津养老机构遭遇画饼优惠

近年来,天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加以扶持,但笔者日前在天津一些民办养老机构调查时发现,很多优惠政策目前落实并不到位,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受到制约。

  优惠政策“看上去很美”

  按照规定,对已开业的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按入住老人实际占有床位数,由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给予每年每张床位600元补贴。但一些民办养老机构反映说,床位补贴目前只补了2007年一年的,而且有的地方还存在“克扣”现象。

  天津市劲松护养院院长李久茹说:“现在这些床位都是普通床,护理员在给老人翻身擦洗时很不方便。如果这两年的床补到位的话,就可以用这笔钱把床都换成带摇把的,这样可以方便护理员照顾老人。可是,床位补贴迟迟不到位,我的想法也没能实现。”

  天津市一些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还反映,按照规定,对社会福利机构在额定范围内使用的水、电、气、暖,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当地最优惠价格收费,但这条优惠政策目前落实的也不是很好。

  一些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还反映说,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可享受公益性岗位的优惠政策,但这一优惠政策落实的也不到位。

  优惠政策落实难 难在哪

  针对民办养老机构反映的这些问题,天津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赵伟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天津市财政局已经将钱全部拨付下去了,有些养老机构至今没收到钱,估计环节出在各区财政局了。

  赵伟说,至于供热问题,物价部门2008年给我们的答复是这个口子不能开,一是供热现在已是亏损,二是他们担心会造成社区居委会、派出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机构的连锁反映。

  赵伟也坦承,床位补贴落实问题、水、电、供热优惠问题最终是要相关职能部门才能解决的,但民政部门和这些部门只是平等的关系,所以民政部门只能去协调,而民政部门又没有协调这些部门的权利和能力。

  优惠政策关键在落实

  在采访中,民办养老机构负责人纷纷表示,民办养老是个弱质产业,单靠自己很难提高档次,需要政府的扶持,但政府的扶持政策应该落实到位,不能“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落实这些优惠政策,促进天津民办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