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老人透支晚年,儿女可曾心疼?

老人透支晚年,儿女可曾心疼?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很多年轻父母的真实心态确实是这样的:对待孩子,小心翼翼,倍加呵护;对待父母,粗心大意,缺乏关怀。他们未必真的想要啃老,但在客观上,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大连星北社区70多岁的老人刘春华(化名)说,她一个月得坐300多次公交车,“这把老骨头都要累散了。 ”总这么给儿子当“钟点工”,老人身体吃不消;放手不管,儿子实在忙不过来,老人看着也于心不忍。

  怎么办?乍一看确实挺难办。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那些孩子年龄小、家庭负担重的工薪族,如果没有老人帮忙,很可能过得非常狼狈。他们要上班,要送孩子上学,接孩子放学,要买菜做饭,要帮孩子辅导功课。一天下来,忙得脚打后脑勺。看到子女忙成这样,绝大多数老人都会伸把手。就算不为子女,至少也为了孙子辈能够按时吃上热乎饭。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的父母,从来都是全世界最富有奉献精神的父母。

  如果老人年纪不是很大,身体倍儿棒,有能力、有精力帮子女一把,很正常。子女过得不那么狼狈,老人心里也满足。但如果老人都70多岁了,身体已经吃不消了,还要硬撑着去帮子女,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从长远来看,也是对子女不负责任。凡事都要量力而行,为了不让自己“于心不忍”,宁肯把老骨头都累散了也要去帮子女,那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而是把自己的“于心不忍”转嫁给了子女。

  如果后者没有于心不忍,那是他们不够孝顺;如果子女心里也不好受,老人最好还是别再这么忙活。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老人劳累,子女享受”的道理。一切困难其实都是可以克服的,没时间买菜,可以利用双休日提前买好,反正有冰箱,多放上几天也不会烂掉;来不及接孩子放学,或是在寒暑假没时间送孩子去参加学习班,可以找托管班。现代社会给了工薪族很大的生活压力,但也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只要想解决,就一定有办法。

  但还是有些人,不顾老人的身体状况,非得把老人拖进来跟着忙活。他们其实并不是为了省钱,他们是怕自己的孩子受苦,哪怕让托管班的老师带一带,晚饭晚吃个把小时都觉得孩子在遭罪。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很多年轻父母的真实心态确实是这样的:对待孩子,小心翼翼,倍加呵护;对待父母,粗心大意,缺乏关怀。他们未必真的想要啃老,但在客观上,他们就是这么做的。这样的心态,当然不健康。

  小孩子就该多受一点锻炼,年轻的父母就该多承担一点责任,老人就应该多享一点清福。只有抱着这样的好心态,才能呵护好亲情。因为老人的健康,才是子女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