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养老模式新探索
随着我市老龄化的到来,养老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图为8月4日,几位老人在衢州市福利院纳凉聊天。
来自衢州市民政部门的统计,我市60岁以上老人达37.7万人,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人的增多,“空巢化”速度也在加快,如何让这些老人度过一个快乐的晚年?我市江山、柯城等地正在探索的“居家养老”模式是一个有益尝试。
探索中的“居家养老”模式
7月29日中午,一份热腾腾、香喷喷的营养配送餐准时送到江山市双塔街道莲塘村82岁老人汪爱珠家里。吃着可口而又实惠的饭菜,老人开心地连连说“好”。汪爱珠老人享受到的送餐上门服务,是江山市目前正在探索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之一。
江山市民政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他们开始了对这项工作的探索。“完善的居家养老的模式是在社区或乡镇设立养老服务站,服务站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籍等无偿或低偿的上门服务。”目前这一模式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主要是在送配餐及为老人建便民餐厅提供优惠餐饮方面等,但未来的目标是老人通过家里的“一键通”电话即能得到上述这些服务。
目前,江山市已在虎山街道江东社区、双塔街道莲塘村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着手进行“居家养老”试点工作。“只要各项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十二五’期间,我市可以实现“居家养老”的市区全覆盖。”江山市老龄办副主任严苏芳说,到时江山老人可以享受完善、全面的“居家养老”服务,真正实现在家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
老龄化时代到来
“居家养老”模式的到来,有多方面原因。
来自衢州市民政局的数字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市60岁以上老人达37.7万人,占总人口的15.17%,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有逐渐提高的趋势。而随着工作节奏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子女很难有足够的时间陪在老人身边,老年人“空巢化”趋势正变得明显。“根据我们近期做的一个抽样统计,江山有70%的老人处在空巢状态。”江山市民政局一位负责人说。
与养老的巨大需求相矛盾的是,随着老龄人口的剧增,我市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等养老机构不堪重负。“目前市本级的福利院床位基本饱和,各县市福利院也基本处在饱和状态。”7月28日,衢州民政局救灾救济和社会福利处方利升处长说。
老年人期盼在家养老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养老的要求也在提高。
受传统观念影响,老年人普遍有“恋家”情结,很多“空巢老人”宁愿呆在家中也不愿去福利院等机构养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环境不习惯”、“有种被社会抛弃的感觉”、“会被人误解子女不孝顺”等是老年人不愿意到养老机构的主要原因。方利升表示,现在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出现了多样化,“一些老人不仅需要简单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照顾,还有精神上的需求。”
为此,很多老人都对“居家养老”持欢迎态度。在今年上半年衢州市民政局的一个抽样调查中得到的结果是,约94%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这种模式。双塔街道莲塘村老年协会会长徐庆双说:“我们全村有463位老人,不少老人都愿意呆在家里颐养天年,可又担心生活无人照料。‘居家养老’为村里的老年人做了一件好事,希望以后这个事情能更完善。”
“居家养老”成趋势
“‘居家养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养老方式,应该说是一个发展方向。”采访中民政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模式因为是依托家政机构、志愿者队伍等进行养老服务,政府开支上也能更加节省。
我省的杭州、宁波、嘉兴等发达地区在前几年已经在推广这种模式,而作为欠发达地区的衢州则在今年开始了这项工作的探索。方利升表示,发展“居家养老”是我市民政部门今年重点工作之一,“除了江山,柯城、常山等地已经在着手实施相关工作,如柯城区就推出了‘居家养老’的‘五卡’服务。以后我们准备在整个衢州铺开‘居家养老’模式。”同时,方利升还告诉记者,推广“居家养老”目前存在场地、经费、人员等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各界的关注支持。
-
老人再婚怎么处理好心理问题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老年人也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处理再婚这样的事情,才能够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因素的,那么有很多的老年人,
-
老人路边摔倒 应该如何帮助老人对于我们的老年人来说,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如果我们的老年人在摔倒的时候,我们应该如如何做才能够给我们老年人带来非常好的
-
老年人腰痛如何护理腰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一些中老年人来说,腰痛的现象会不断的增加,而且,很多人会出现肾虚,腰肌劳损,腰
-
老年人再婚有什么顾虑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黄昏恋的出现也渐渐被人们所接受,但是,有不少老人因为这种原因有很多顾虑,不敢再婚,因为有很多
-
老人如何掌握良好的说话方式说话聊天是日常大家都不可避免的,并且掌握适当的说话技巧,对于改善自我心情情绪良好等都有极大帮助,特别是对上了年岁的中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