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老年新闻

李宝库:弘扬中华孝道 促进社会和谐

李宝库:弘扬中华孝道 促进社会和谐

孝是人世间一种高尚的美好的情感,它的本质是亲情回报,它的作用是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在家庭和社会中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孝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道德之光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珍宝。

    东周时,孔子和他的弟子作《孝经》,对孝这种人类纯洁美好的情感作了系统的精辟的论述,把孝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成为孝道。孔子论孝,一是讲孝的意义。他认为,“孝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二是讲孝的内容,重点是三条:一是养,二是敬,三是谏诤。养就是让父母吃饱穿暖。敬就是要尊敬父母。如果光养不敬,孔子说,和饲养犬马有何别乎?最重要的,他又提出谏诤。孔子并不赞成愚忠、愚孝。只要有不义之事,就应该谏诤。唯父之命是从,又怎能说是孝呢?孟子则在孔子提出的养、敬和谏诤的基础上,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人们对父母之爱,延伸到其他老年人,这是了不起的发展。

    万善德为本,而孝道又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根本,孝道应当回归到公民道德教育的位置上来。社会和谐,核心是人的和谐。我国有13亿人口,分布在4亿个家庭中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家庭怎样才能和谐呢?我们中华民族有个传统,有个法宝,这就是尊老爱幼。说起尊老,我们强调一个"孝"字。当前,我国孝道意识淡化了。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不断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同时,孝道教育势在必行。孝道教育成本最低,作用很大,意义深远。孝道教育是建立中国特色养老保障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是道德保障。说起爱幼,我们强调一个“教”字。教字的构成,左面是个孝,右面是个反文,先学孝道,再学文化,德才兼备,才成其为教育。我们爱幼,就要给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这就是感恩和孝道。“从小懂得孝父母,长大报国好儿郎”。只有从娃娃抓起,加强对青少年的孝道教育,才能培养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的接班人。

    为了弘扬中华孝道,全国老龄办、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团中央、全国妇联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七部门共同举办了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弘扬孝道,就要大力加强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