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老年人投资需防三骗局
年关将至,骗子的不法手段也越来越多,老年人很容易被忽悠,老年人投资理财遭忽悠、受骗上当事件屡见不鲜,对此,专家总结了老年人理财三大骗局,再次提醒老年人当心陷阱。
陷阱一:“存单”变“保单”
退休的李老师因一笔5万元定期存款到期去银行转存,在某银行大厅遇到自称是理财师的工作人员向老人推荐一款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李老师看着比定期利率翻番的收益,心动地将存款全部购买了该产品。后来李老师的女儿发现“存单”竟然是一份保险。
陷阱二:超高收益竟是“非法集资陷阱”
65岁的张老汉通过朋友做过几次“高利贷”,小赚了一点钱。后来这个朋友又推荐他购买一款股权理财产品,年收益高达12%,资金有保障,很多人都在买。张爹爹询问身边几个朋友发现大家都买了,于是也参与买了20万元。可几个月后,发行公司竟然失联。
陷阱三:轻信纪念品收藏有高额回报
一些退休老人轻信纪念品收藏,听销售人员说“有很多外国货币和艺术品可供收藏,并承诺每半年或一年会对这些纪念品进行回收,回收价要比现在高好几万”心动了,于是陆陆续续购买了一批纪念品,坐等升值,谁知收藏公司人去楼空,多数老人的养老钱已无法追回。
老年人理财为何容易被忽悠?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老年人是投资理财风险防范最弱的群体,投资理财知识缺乏,获取市场行情信息的渠道窄,再加之耳根软,爱贪便宜,一些不法份子就利用老年人的这些“特点”,设下投资理财陷阱,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
业内人士提醒老年人,为了追求高收益,勿轻信销售人员高额回报的承诺,尤其听到那些“100%高利息”、“100%高回报”、“承诺100%高收益”等宣传语,就一定要当心,这些基本上都是美丽的陷阱。同时,多数老年人需提高自身防范投资理财风险的意识,要多看书报、电视新闻等。此外建议投资理财“稳定”最重要,可以优选一些风险低的理财产品,比如保本类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5%左右;国债,5年期年利率5.41%;固定收益类产品,年化收益率9.6%起。相对来说,这些投资理财方式安全性更高一些,比较适合老年人理财。
针对近年来各种升级版的电信诈骗,老年投资者防范电信诈骗注意做到“三不”: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不向任何陌生人汇款、转账。
子女也要帮助老人合理理财,千万不要让老人拿着钱被人骗,将老人常被骗的情况给老人说,提高老人防范意识。
-
老年人5大理财小诀窍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理财才能够保护我们的老年人的身体,更加的健康,不致于我们的财产非常大的流失,还
-
为老人细数节俭过头的危害节俭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很多老年人节俭了一辈子。不可否认,节俭不是坏事,但凡事都有度,如果老年人节俭过头的话,不仅会影
-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要慎重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要慎重,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群体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的需求都需要引起重视,在如何应对老龄化上,需
-
老年人乘飞机的注意事项是什么老年人乘飞机的注意事项是什么?由于身体原因,老人对于飞行的适应力和耐受力往往较差,不少老人同时患有各种慢性病,在搭乘飞机
-
退休老人要怎么理财呢退休老人要怎么理财呢?对于退休老年人,除了洗衣做饭,自己照顾自己,平时到广场跳跳广场舞之外,其实还有一些应该注意的,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