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购买理财产品 最好不要让理财产品变保单

老人购买理财产品 最好不要让理财产品变保单

老年人理财最重要的就是要保值增值,当然了,现在有很多的老年人会受到一些专业人士的推荐,购买一些长期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让自己的本金在短时间是么有办法拿出来的!对于老年人买保险产品,急用钱却取不出来的案例,相信不少市民都听说过。

最近,这件事也发生在长春的一位市民身上。近日,家住经开区的一位老人向本报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老人姓赵,年近70岁,3年前他拿着辛苦积攒的钱去银行买理财产品,但没想到经工作人员推荐之后“一眨眼”却变成了一张保单,现在想取钱取不出来,急得团团转。

想买理财产品却变成保单

市民赵大爷反映,他于2010年5月3日打算在银行购买一款理财产品,一到营业厅就有工作人员咨询他办理什么业务,但得知赵大爷的目的后,该工作人员并没有马上给其介绍银行的理财类产品,而是给他推荐了一款该行正在代售的分红型保险产品。

赵大爷告诉记者,当时工作人员在推荐产品时只介绍说,该产品既有保险保障又有分红收益,1年交1万元,连续交3年之后可随用随取,自己也正是被这“高收益”吸引才购买的,要不然也不会产生这么多麻烦。

3年后取钱本金不增反减?

今年5月份的时候,赵大爷家想进行装修,需要一笔钱,按照当时工作人员的“承诺”,本以为这份保险已经到期,却没想到在去支取的时候竟被告知这款产品的期限为10年,如果现在支取只能拿到保险现金价值26000元左右。

钱放在保险公司3年,现在取出却要缩水3000多元,赵大爷非常疑惑,表示强烈不满。

需等10年才可获最大效益

对于此事,本报记者与当事人赵大爷一起来到了相关保险公司,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赵大爷购买的是该保险公司的一款分红险,客户可以随时选择退保,但由于这款保险是一种短期的储蓄,退保有损失,也就是说会扣除一定的费用,在保险未到期之前只能得到当前保险合同的现金价值,而现金价值表也在保险合同的下方清晰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