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繁多的老年用品困扰老人消费市场

花样繁多的老年用品困扰老人消费市场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商家纷纷打起了“老年牌”,“老人手机”、“老年保健品”等等花样繁多的老年用品充斥在老年人的生活中,按理说这着实是种福音,老年人应该大受裨益,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不少老人深受老年用品“忽悠”之害,老年人在购买老年用品的时候要注意上当受骗。

花样多,诱你主动掏腰包

缺少品牌加盟、无人研发、科技含量低,是目前老年用品市场上较为突出的问题。

家住城阳区的张女士由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电视购物以880元的价格购买了声称能够完全治愈此种疾病的保健器械。“电视演示十分神奇,七天见效,能扛起煤气罐”,不料,快递寄来的只是带子绑着几块再生胶皮,“和电视上演示的不一样,用几次就坏了,而且一点效果都没有。”张女士多次拨打客服热线退货,对方也不加理睬。

张女士发现,该产品的包装盒内只有一张说明书,而随物品寄来的购物发票经查询后也证明是假发票。记者致电包装盒上所印的公司时,公司接线员表示,他们已多次通过媒体申明,电视销售的不是该公司产品,公司名称和地址被无良商家冒用。据张女士回忆,快递均由专人送出,没有快递单据,无法据此追查厂家地址。更令张女士烦恼的是,从此推销电话不断,经销商不断向她推荐“二代产品”“三代产品”,令人不堪其扰。

“问题是我现在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才能买到放心的产品。”张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家附近不仅没有专门的老年用品商店,市面上也很少能看见自己熟知的大品牌,“能选择的产品类型太少了,好像只有小公司在做这些产品,有的时候难免上当。”

一位专门出售保健用品的淘宝卖家向记者透露,只要有销量较好的产品,市面上就会出现大量与其相似的生产商,比如红外保暖衣、降压表、玉石按摩床垫椅垫等,货源来自江浙的很多地区,这些产品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企业规模较小,转型容易,也不必引进大型生产线,只需要看市场流行什么就做什么,风险很小。

事实上,不仅仅是保健用品,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用品都存在着品牌稀缺,劣质商品大行其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