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健康养生

照顾老人一定要远离这些误区

照顾老人一定要远离这些误区

我们经常看着有些老人拄着拐杖慢慢的走路,也许这在我们看来并没有什么,人老了走路慢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有的时候老人任凭你怎么说话对方也听不见,寻医问药小编提醒大家不要因为这些看似很正常而不去在意,照顾家中老人一定要远离这些误区。

误区一:老人走路越来越慢是正常的。

调查发现,高达78%的人误以为老人走路越来越慢是正常的。因为这个常见的误区,反而让平衡感不好、关节疼痛、视力差等真正让走路变慢的原因被掩盖,而忽略应该到医院就诊寻求治疗。

误区二:跟老人说话要拉高声调。

当照顾老人时,很多人以为只要在老人家耳朵旁尖声大喊,就能让耳背越来越严重的老人听得清楚。其实,这样做会造成反效果。和老人说话时,声音可以大声,但是要用低沉、慢速的方式,才能让老人听得清楚。

误区三:年纪大了晚上就会睡不好。

超过五成的人误以为年纪大了,晚上就会睡不好。实际上,这是因为生理变化,老人睡眠时间会整体提前。换句话说,早睡的老人理论上就会早起,可是却常被认为是失眠或睡不好。

误区四:老人应该吃糊糊烂烂的食物,比较好消化。

调查发现,半数的人认为要让老人容易消化,最好将食物处理得糊烂。实际上,常吃糊烂的食物,会因为缺乏色、香、味,而让食欲减低,反而造成老人营养不良。

误区五:吃氨基葡萄糖可以治愈或预防骨质疏松。

针对广告上常出现的“保骨灵药”———维骨力(主要成分是氨基葡萄糖),调查中发现,仍有30.7%的民众认为氨基葡萄糖可以治愈骨质疏松。根据国外的研究,氨基葡萄糖不能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只对修复关节软骨退化有帮助。

误区六:补充银杏能预防老年痴呆

国外调查显示,银杏萃取物只能对已经有老痴的患者具有某种程度的治疗效果,但是对没有老痴的人,则是无法预防的。但是在调查中却发现,近一半的人认为银杏能预防老痴。

误区七:老人每天都应该排便。

很多人以为一定要每天上大号才正常,否则就是有便秘的问题。台大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詹鼎正说,这种想法是错的,只要规律排便,即使一天三次到三天一次都算正常。

上面给大家介绍照顾老人应该注意的7个方面,当然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也是需要我们去注意的,我们应该注意从生活中的诸多方面来注意预防老人疾病,对老人的生活做好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