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健康养生

老人泡脚不能随便泡 选择中药材有讲究

老人泡脚不能随便泡 选择中药材有讲究

家住山西新村的施老伯最近有点烦,他的脚趾甲又长了出来,又厚又硬,深深地陷进了肉里,一走路就疼得不行。其实,对老人尤其是那些被脚趾甲困扰的老人来说,“泡脚”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泡脚是一种“方便实惠”的享受

虽然流行足浴已经若干年,老年人泡脚,最好还是在家中自己泡。67岁的翁大妈就是经常自己准备材料泡脚的。

泡脚前,先要准备好充足的热水和冷水,要是选用的不是电动的足浴盆,那就需要自己动手添加热水和冷水调节泡脚水的温度了。一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在45℃上下,不要太烫,也不要太凉。要想让自己的泡脚方式更“健康”一些,还需要准备一些中药材。翁大妈说,自己泡脚也算是泡出经验来了,中药材最好经过温火熬煮,将熬煮后的药汁倒入调试好的温水中,这样泡脚的效果会比用温开水加醋的方式来得好。

一般泡个半个小时,脚趾甲就会变软,这个时候再来进行修剪,对老年人来说会省力一些。

选择中药材有讲究

据市中医院中药房倪主任介绍,老年人泡脚,在泡脚盆里放入一些中药材的确有益于健康,但选择什么样的药材有讲究,要注意“男女有别”。

“有些中药材比如艾叶有温经通络的作用,比较适合女性泡脚。”倪主任说。

一般地讲,夏枯草、鸡血藤、大血藤、生姜、金银花、党参、黄芪、白术等中草药,都是比较好的“泡脚料”。这些中药材在一些药店里就能买到,有些如夏枯草和金银花,还能在野外的山上采集到。夏枯草有降血压的功效,金银花有消炎的作用,生姜可以怯寒,鸡血藤和大血藤能活血,党参、黄芪、白术可以补气,对老年人的健康十分有益。

泡脚也有几点要注意

老年人泡脚,也不能随便泡。

首先,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每天睡前泡脚虽然有助于睡眠,但若是泡脚时间过长,则有可能会使人产生“眩晕”的感觉,这是因为一旦泡脚时间过长后,双脚的局部血液循环过快,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相对缺血,有点类似于泡温泉时间不能过长的道理。

其次,饭后半小时内,不要马上泡脚,因为这样一来,会影响胃部血液供应从而影响消化,长期下来会让老年人意外地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要使泡脚效果达到最佳,最好选在饭后半小时之后,泡20分钟至半小时,泡完后,用毛巾将脚擦干,并用手按揉一下脚部进行局部放松。

再次,足部有损伤的人,不能泡脚,会导致伤口溃烂。正确的处理方式是等足底伤口复原、皮肤康复后再泡脚。

另外,老年人泡脚尤其要注意用电安全。现在很多人都在使用电动的足浴盆,若是线路损坏,安全措施没有做到位,有可能会引发漏电事故。因此,对老年人来说电动足浴盆不是最好的选择,想要安全地泡脚,还是选用木制或者竹制的足浴桶更好一点。

当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适合泡脚的,患有糖尿病和已确诊为下肢缺血的老人冬天泡脚,次数不宜过多,水温也不宜过高。这个老年人群体神经感觉麻痹,对温度不太敏感,水温过高容易造成烫伤、导致缺血,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