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疾病症状

老年人要警惕病理性手抖

老年人要警惕病理性手抖

很多老人上了岁数后都会出现手抖,医生提示老年人手抖有很多种情况,如果是病理性手抖的话,那老人就需要提高警惕了。究竟,什么是病理性手抖?老人应该如何看待病理性手抖问题?接下来,专家就为老人详细介绍病理性手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病理性手抖

病理性手抖

老人要正视病理性手抖

通常手抖分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正常人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生理性手抖,但不属于疾病,也不需要治疗。这种手抖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安静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常与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等有关。

病理性手抖常是某些疾病的征兆,医学上称为震颤,是指手不随意地颤动,常反复出现,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其中静止性手抖是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出现的手抖,这种手抖在运动时减轻或消失,睡觉时多数人可消失,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病;运动性手抖是指在运动时出现的手抖,手接近目标时抖动加重,安静时不太明显,常见于脑部病变,典型的疾病如原发性震颤。上述疾病如不能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会完全失去自理能力。

专家提示病理性手抖本身就是种疾病,而且,病理性手抖还会是一些疾病的症状,所以,病理性手抖是个严重健康问题,老人要提高警惕。在老人刚出现手抖问题时,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这样就能尽快确诊是否得了病理性手抖,如果得了病理性手抖,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