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疾病症状

冬季脚凉脚麻腿软或下肢动脉闭塞

冬季脚凉脚麻腿软或下肢动脉闭塞

很多老人会出现脚麻腿软的情况,一般我们会认为是老人缺钙或是因为糖尿病的原因,专家说,这还有可能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无论是那种现象都不是好的现象。

腿软无力,继而出现双脚发麻、怕冷……冬季来临,如果您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小心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作祟。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应注意康复治疗。

据了解,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行走一段路程后出现一侧或双侧小腿肚子疼痛,以至被迫停下来,休息片刻后,疼痛消失,还可继续行走,但行走一段路后又疼,休息后又缓解。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是下肢缺血的典型症状。

下肢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非炎症性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硬化轻则腿软发凉,重则脚足坏死。特别是进入冬季,冷空气刺激血管收缩加剧,是下肢缺血的高发期。

很多人对腿疼不怎么重视,特别是老年人,觉得人老腿先老是自然现象,耽误了治疗时间,最终导致截肢的严重后果。因此,市民一旦出现腿疼特别是伴随下肢麻木、发冷、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专业的血管外科进行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在治疗方面,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一般采取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或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包括戒烟、保暖、适当锻炼、高压氧疗,以及各种扩血管、抗凝、活血化淤药物等。外科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局麻下通过动脉穿刺,引入导管,对狭窄部位行扩张或支架术,优点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

近年来,应用微小球囊开通小腿动脉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手术治疗主要有动脉内膜剥脱和血管搭桥两类。如果硬化斑块较局限,可采用局部硬化内膜剥脱,否则就须行搭桥术。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或人工血管在狭窄闭塞段的两端分别与正常动脉吻合,从而越过狭窄段向远端肢体供血。相对于介入治疗,搭桥手术的创伤较大,一般需全麻或半身麻醉,术后须卧床5-7天,两周方可拆线。无论是介入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都有血栓形成再栓塞的可能,所以要继续采用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

冬季老人疾病很多,老人要多加注意,不要觉得是小问题就不管了,身体不好就要去看医生,不要拖得很严重了才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