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头抚不去的7块"阴霾"
老人心头抚不去的7块“阴霾”年轻时的生命,都在工作、奋斗中度过,而对于一下子进入退休生活的老年人来说,这种清闲让他们感觉到无所事事,甚至一种人生的迷茫之感浮上心头。下面小编就来介绍7个老人退休后的“心病”
退休生活难适应。“忙了半辈子,突然闲下来,却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了。”这是不少退休老人的心声。一些老人感觉“人走茶凉”,自己不再受重视;还有些人觉得年轻时的抱负还未实现,留下很多遗憾。他们很难适应新的生活节奏,陷入“人退心不休”的状态。此时老人的身心状况往往不太好,可能有失眠、做噩梦、疲劳感增加、突然变胖或变瘦、起床后发呆等表现,而这些常被忽视。
建议:老人不要将退休生活“妖魔化”,离开工作岗位,生活反而可以更加丰富。在日本,政府鼓励退休老人再就业,老年司机、白发蓝领、长者教师等随处可见,他们的工作热情也很高涨。愿意让自己忙一点的老人不妨提前做好退休计划,正视自我价值,积极寻求返聘机会。有了多重收入,退休后生活也更有保障。老人还可以到老年大学进修,寻找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完成年轻时的梦想。
照顾孙辈爱操心。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帮子女照顾孙辈的老年人达66.47%。照顾孙辈能满足老人“被需要”的心理需求,但育儿理念的不同和共同生活的摩擦,可能会让两代人的矛盾越来越多,老人的操心可能变成“好心办坏事”。调查显示,两代人因育儿观念不同爆发冲突的家庭高达82%。难以协调的矛盾常让老人伤心自责,心头沉重。
建议:老人应在年龄和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地照顾孙辈。宝宝的父母才是第一监护人,有教育的最终决定权,老人要分清角色的主次,不能过多包办。子女也要学会给老人“减负”。老人帮忙带孩子是出于对子女的爱与关心,并非义务。年轻父母要向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学习,无论多忙都自己带孩子,既减轻了老人的压力,又不错过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
老伴患病常犯愁。《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其中,只与配偶居住者占41.9%。李娟说,老年夫妻中常有一方是处于被照顾的状态,另一方要承担起照顾的重任,尤其以照顾瘫痪、失能、失智等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老人最为困难。照顾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情绪像过山车一样喜怒无常,健康状况堪忧。
建议:要照顾老伴的老人可适度与亲友倾诉,或与有相似经历的朋友交流,交换经验,彼此安慰。疲惫时不妨出去转转,参加一些有趣的老年活动。子女即便不在身边,也要尽力为父母分忧,可以考虑请护工或安排老人入住正规养老社区。新加坡的“老老互助”模式值得借鉴,让健康老人帮忙照顾社区里的体弱老人,前者收获一份价值感,后者得到了良好的照顾,双方还都获得了情感慰藉。
-
老年夫妻的相处之道你造吗其实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我们的老年夫妻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相处之道,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健康的状态的,那么老年夫妻的时候
-
老人金婚送什么礼物老年人已经到了年龄之后都想拥有一个非常幸福的晚年,那么如果我们的老年人也在要举行一个金婚典礼的时候,对于作为朋友或者是子
-
老年人群听听流行音乐也不错每种人群或者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自己喜爱的音乐,通常大家会觉的老年人更喜欢听一些老歌或者戏曲什么的,也的确在生活中很多老
-
老年夫妻记得给婚姻保鲜很多老人会感觉,都是老夫老妻了,不用再给婚姻保鲜。但有专家认为,老年夫妻也是需要给婚姻保鲜的。老年夫妻虽然共同携手度过了
-
为老人选购手机的六个要点随着手机的普及,不少的子女也想为父母购买一部手机,这样就能够及时的联系,及时的了解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那么,大家知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