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近古稀 依然难忘“小伙伴”

人近古稀 依然难忘“小伙伴”

人近古稀,依然难忘“小伙伴”老年人在没事的时候,就愿意想想当年的自己,不管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奋斗的那些年,总有一些“小伙伴”让老年人难以忘怀,多年不见,是否心中多了一分思念呢?下面小编就来谈谈老年人当年的那份友情!

交友难遇“夕阳红”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到暮年,能有一些老朋友为伴,最是难得。朋友,是在你困难时施以援手的天使,是在你烦闷时倾听心声的智者。人到晚年,友情更是一味健康良药。

乔大爷2012年退休后来北京帮忙带孙子。今年,孙子上了幼儿园,乔大爷的生活一下子空了。除了早晚接送孙子,余下的时间他要么在家对着电视发呆,要么在小区里瞎溜达。乔大爷性格有点闷,也没啥爱好,去老年活动室转了几天,感觉和这些“闹腾”的同龄人聊不到一块去,索性就不出门了。这半年来,他越发沉默寡言,每天唉声叹气,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最后被诊断出患了抑郁症。

很多老人都像乔大爷一样,将生活的全部重心放在儿女身上,不愿或不擅长结交新朋友,生活很乏味。《中国青年报》曾针对“老漂族”调查发现,71.5%的老人表示“社交圈子窄,会孤独寂寞”;56.9%的老人“来到陌生的城市无所适从”。据统计,我国空巢老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独居老人约占10%,孤独的心境和单调的生活是常态。从交友现状看,老年女性比男性更好,外向的老人和知识层次较低者朋友更多。

同样,也有几类人会在老年时交不到朋友。比如,性格本就孤独、抑郁的老人容易“自我隔绝”,拒绝结识新朋友;很多老人为了子女“背井离乡”,来陌生的城市照顾子女,帮带孙辈,但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等因素,让他们在结交新朋友时既期待又排斥;一些退休老人则会渐渐失去同事间的热络,变得心情不安、生活不适,进而失去再交友的兴趣;还有部分老人喜欢攀比,比子女收入、比孙辈成绩等,这些好比老人交友的“毒药”,老朋友也会渐渐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