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注意 关心老年人的六大心理需要

子女注意 关心老年人的六大心理需要

儿女忙工作,忙学习,有时会忽视了家中老年人的心理需要。老年人安享晚年,除了衣食住行等物质上的需求,心理上的慰藉也是必不可少的。老伴,朋友,子女对老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作为老年人的亲人,一定要多关心老人的心理健康,多抽时间陪陪父母亲。

点击进入银发生活栏目

1、尊重需要

凡事倾听好商量

孙向东,87岁,退休前是一家国营毛巾厂的副厂长。五一节,俩儿子带着全家来看老爷子。老孙要给孩子讲述自己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副厂长的经历。可刚一张嘴,大孙子就说:“爷爷,这事听您讲过不下五百遍。这些事还是留着讲给别人听吧。”一句话把老爷子气得够呛。

尚兰说,每个人都有获得他人尊重的心理需要,这对老人而言尤为关键。老人爱挂在嘴边的“我走的路比你过的桥还多”,的确是事实。老人拥有年轻人不具备的丰富阅历和人生经验。如果晚辈能尊重他们的经验,家庭大事多征求他们的意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都能让老人获得心理满足。如果与老人的意见不统一,那么一定要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出一个更好的办法。另外,一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也能让老人感到被尊重,比如赴宴时让老人上座、出门时让老人先行。当然,老人也应该正确看待自己,尊重年轻人。时代在变化,因循守旧有时容易失策。

2、社交需要

教会上网广交友

吴荷花,66岁,家住北京望京。最近,她总是神神秘秘的,每天吃完午饭就出门,傍晚才笑呵呵地回家。儿子很奇怪:老妈往常总抱怨在家无聊,无处可去,甚至有点“抑郁”了。这些天老往外跑,能去哪儿呢?他忍不住问了老妈,这才知道,她在社区里认识了几个老伙伴,经常结伴去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聚会。

孤独是老人心中的黑洞,无法用物质填补。广州老龄委一项调查显示,96%的老人业余爱好就是看电视,很少出家门。人是群居动物,总窝在家里,心灵和身体都受伤。只有出去走走,多与人交往,才能获得身心健康。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副教授海伦·拉奇发现,老人多参加社交活动,比如与人交谈、一起遛狗等,能培养良好心态。侯玉波建议,老人不应自我封闭。一要多与家人在一起吃饭、唠家常;二要保持与旧友的关系,结伴钓鱼、爬山;三要主动结交新朋友,可以参加象棋队、京剧小组等,会发现许多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实在没有伴,不妨上上网。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最新研究发现,老人适度上网有助提高生活质量,抑郁风险降三成。儿女们不妨教他们学上网,并帮着申请QQ、微信号;还可利用自己的人脉、见识,帮老人结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