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老人如何调节心理相互适应

再婚老人如何调节心理相互适应

老年人在丧偶之后选择新的配偶与年轻人相比常常需要面临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老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来看,这种行为都是非常正当的,只要处理好再婚问题,做好思想准备,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与对方和谐共处呢?

点击进入婚姻生活栏目

老张今年76岁,3年前老伴患肺癌去世,儿女都已长大成人,各自都有一个温暖的小家。老伴在世时,老张总是乐呵呵的,但自从妻子去世后,他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以往的笑容没有了,甚至见了熟人也懒得说话。孩子们担心他窝出病来,托朋友做工作,给他又找了个老伴。新老伴68岁,是一位退休工人,心直口快,老张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老两口常常相跟着去买菜,遛弯儿……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没有过多久,大约半年后老张的新老伴毅然和他办理了离婚手续。孩子们问爸爸原因,他说嫌新老伴爱唠叨,经常让他生气。而新老伴则委屈地说:“好心好意让老张少喝点儿酒,少抽点儿烟,还不是为了他的身体着想,可他不但不领情,还发脾气,不识好歹,太不尊重人了!”弄得做儿女的也不知如何是好。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丧偶者超过几百万,再婚已成为不少丧偶或离异老人的选择。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银发老人喜结良缘的佳话不断传出,有相当一部分再婚老人很快选择了离异。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因为一方不能善待唠叨而引起矛盾,以至于“分道扬镳”者不在少数。

那么,老年人应怎样才能善待唠叨呢?首先,对唠叨应充分地理解。唠叨多是由于不顺心的事引发出来的,她(他)心中有委屈,有想法,又一时得不到自我解脱,只好向她(他)最信赖、最亲密的人倾诉,这是她(他)敞开心扉向老伴袒露真情实感的一种方式,是夫妻关系中一种本能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唠叨就是信任,就是恩爱,就是责任,这样理解老伴的唠叨,就不会产生反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