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老人相敬如宾 晚年更幸福

再婚老人相敬如宾 晚年更幸福

我们作为子女的,万一父母的另一半离开了,就还是希望他们重新获得幸福的,因为孤独会让老年人生病,孤独会让老年人心痛,老年人再婚就成为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再婚的老年夫妇,由于有昔日婚姻的经验比较和制约,双方心理都较复杂。再婚后,只要双方积极进行心理调适,互敬互谅,互相信任,是可以创建幸福美满的新家庭。

矫正再婚心理动机。老年人再婚,一般主要出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上的需要。然而,由于老人的经历和生活环境等与初婚不同,他们的心理较复杂,因而产生再婚心理动机也千差万别。有的为了摆脱生活的不便,有的出于经济拮据与生活的压力等,也有的想通过再婚得到遗产,改善住房条件,解决户口进城或为了子女就业等。由这些不纯动机所形成的再婚夫妇,没有稳定的婚姻基础,因此,必须及时进行矫正。

正确对待心理重演。所谓“心理重演”,是指老年再婚后的生活境遇与前次婚姻过程恰好吻合,而引起一种心理反应。正确对待心理重演的方法是,当遇到温存、亲昵的心理重演时,应更加信任和热爱现时的配偶,为获得第二次爱情而幸福,并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对方。切莫对前偶过分怀念,或在言行上有所流露,免得引起对方的嫉妒。

共同克服回归心理。老年人总是喜欢沉湎于过去的回忆之中。老年再婚后往往不自觉地把先后两个家庭加以比较。尤其在日常生活中双方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发生矛盾时,就会去追忆过去的爱情的甜美,产生再婚后悔和怨恨情绪。要克服这种心理,关键在于双方都应认识到,过去的已经永远过去了,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信任,才能创造美满幸福的新家庭。

适应对方心理特征。老年人有比较稳定的性格、兴趣和爱好。这就要求老人再婚后,尽快了解体察对方的心理特点,正确对待不同个性、性格和习惯。身体较好的一方要耐心安慰、体谅、理解和容忍对方。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避免感情上的冲突。

同等对待前婚子女。再婚夫妇应克服“排他”心理,把双方子女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尽到父母的职责,在衣食起居等一些生活小事上要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