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老年人再婚 障碍重重

现代社会的老年人再婚 障碍重重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但是现在有很多的老年人晚年之后是自己一个人,丧偶是让人难过的,孤独是会引发疾病的,根据有关的调查,老年丧偶比例达到23.4%,孤寡老人近4000万,老年人的晚年一定是不能在漫长的丧偶岁月中度过的,但是老年人的再婚问题成为社会日益凸显的焦点。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代社会老年人再婚,障碍重重。

当我们抱着偌大一部《婚姻法》,俯视中国的婚姻领地时,才惊诧地发现:婚姻自由的旗帜并未真正插上老年人的王国。我们很有必要为4000万孤寡老人呐喊:老年人也要争取婚姻自由!

那么,老年人再婚到底有哪些障碍呢?据笔者调研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观念的束缚

阻碍老年人再婚往往源于社会舆论和周围亲友的态度。由于中国的传统观念,老年人再婚被认为是老不正经,而从一而终的观念也根深于某些人的心中。虽然现在社会对于老年人再婚的观念宽松了许多,但仍有些人不理解老年人再婚需求。

二、错误的择偶观

有的老年人再婚不以感情为基础,忽视情爱和性爱的需求,而是出于自私的、功利的目的,认为再婚就是找个保姆。这样的婚姻缺乏感情的基础,没有相互尊重的态度,没有充分的沟通,没有共同的语言,也不想逐渐适应新的生活。这就使老年人找不到合适的伴侣,因为没有人愿意去一个家庭充当不领取薪水的保姆。

还有一些老年人结婚是出于功利目的,为了获取一些经济上的利益和一些社会需求,有的老年人是为了给自己的孩子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这都会使老年人再婚进入一个误区。当然,老年人结婚不像年轻人那样充满激情,有经济方面的考虑也是必要的,但感情是基础,老年人再婚也不只是换个老伴,应当有着丰富的内涵,所以一定要明白再婚的目的。

三、怕损失利益

老年人到了晚年,感情的重心已经移到了儿女和晚辈身上,希望得到更多来自儿女和晚辈的感情投入,也希望留给子女更多的经济财富与精神财富。老年人的财产关系、亲子关系、继承关系都是定型的关系。一项调查数据显示:7%的老年人认为房屋、财产等实际问题阻碍了老年人再婚,如果再婚就必然涉及到利益的再分配,这也给老人带来一定的顾虑。

四、子女反对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33%的老年人认为是子女反对老年人再婚,与此相同,32.3%中青年人也认为是子女反对老年人再婚。子女反对首先是不能理解与尊重老年人的生活选择,没有认识到老年人也需要爱情。出于对已经过世的父亲或母亲的怀念,不愿意老父或者老母再婚;其次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老年人,特别是女性老年人应当从一而终,觉得老父或老母再婚,丢了子女的脸;第三是担心家庭财产将来会落入继母(继父)之手,从而影响到子女的继承利益,以及担心因为继父母年老生病乃至身故需要有较大的物质和精神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