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她的坚守持续16年 金婚老人的付出史
金婚的爱情是经历了时间的检验,金婚的幸福是放在自己的心理,自己好好的感悟和体会,但是能过到金婚的婚姻并不是说两个老人都是健康的,之间没有什么摩擦和矛盾,金婚的意义就在于,两夫妻共患难,一起携手走过很多的风雨,我们下面来看看这样的一堆金婚夫妻的共患难和感动人心的感情吧!
他对她的坚守持续16年
张玉英夫妇都是张家港人。张玉英以前在张家港农村大队里管理食堂,那时候的她美丽而能干,又烧得一手好菜。金孝生是大队里的副厂长,英俊潇洒。他们有三个子女,儿子在张家港机关任职,大女儿在张家港药店工作,小女儿在苏州,是个让别人羡慕的大家庭。
1997年,张玉英被检查出患有尿毒症,每周要做三次血液透析,而且药物不能间断。这时的她,没有了工作能力,但生活上还可以自理。为了不给子女增加负担,金孝生白天坚持上班,晚上回家做饭洗衣照顾老伴。2000年,已经60岁的金孝生买断工龄,厂里共给了他4000元作为一次性补偿。此时,张玉英身体已经很虚弱了,金孝生需要一天24小时地陪着张玉英。他们都是农村户口,没有退休金。张玉英的医药费、老夫妻俩的生活费,这些重担就全部压在了他们三个子女的身上。
在患病后的第十个年头,张玉英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瘫痪在床。为了更好地治疗,三个子女每人出资13万,在苏州望星桥买了套房。这样,离苏大附一院比较近,张玉英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就方便多了。儿子也为了更好地照顾他们,辞去了张家港的工作,在苏州园区重新找了份工作。
邻居每周三次背她下楼
如今的张玉英夫妇住在钟楼社区的一幢三楼的老楼房里,没有电梯,只有一道一米宽的狭窄楼道。墙面斑驳,地板老旧,但干净整洁,掩藏不住作为男主人的金孝生的勤劳与细心。刚搬来的时候,金孝生身体还算硬朗,从三楼把张玉英背下来没有问题。可从去年开始,老金由于常年辛劳,加上岁数偏大,再没有力气背老伴下楼去医院做血透治疗,有几次还差点摔倒……
住在一楼的居民组长王琢发现后,主动提出让自己的丈夫陈金龙来帮忙,负责每周三次背张玉英下楼。陈金龙说,他的父亲在去世前的三年里,也是瘫痪在床,完全不能自理,每天多次清洗身体、换被褥,有时夜里要起身好多次。他当时曾几度神经衰弱到头痛、高血压、失眠,也深深地理解照顾瘫痪病人的那份辛酸、寂寞与无助。
正是由于金孝生的细心照顾,张玉英虽然已经瘫痪在床,但身上一个褥疮都没有,衣服也是干干净净的;正是由于三个子女的孝顺,张玉英夫妇才不用担心医药费和生活费;正是由于有像陈金龙夫妇这样的好邻居,金孝生才不用为每周三次背张玉英下楼而发愁。
她也是他的精神依靠
如今,金孝生的头发已稀少而花白。由于要寸步不离地守着张玉英,这16年里,他几乎无法参与任何外界的活动,甚至连散散步都是一种奢侈。很多时候,社区工作人员和邻居会到他们家走动,看看两位老人生活上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顺便也陪他们聊聊天,散散心。每次听到家里有人进来,躺在床上的张玉英都会勉强地支起头,老金就会凑到她的嘴边,听她想说些什么,再把她的想法转告给那些来看望他们的人。
说起这么多年的相依相伴,金孝生看着病床上躺着的妻子张玉英说:“别人觉得我挺幸苦,其实我的老伴就是我精神生活的全部。只要她能在我身边,哪边不舒服知道跟我讲,我就很开心。我愿意再做16年、32年她的双手和双脚。”
-
老年夫妻的相处之道你造吗其实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我们的老年夫妻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相处之道,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健康的状态的,那么老年夫妻的时候
-
老人金婚送什么礼物老年人已经到了年龄之后都想拥有一个非常幸福的晚年,那么如果我们的老年人也在要举行一个金婚典礼的时候,对于作为朋友或者是子
-
老年人群听听流行音乐也不错每种人群或者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自己喜爱的音乐,通常大家会觉的老年人更喜欢听一些老歌或者戏曲什么的,也的确在生活中很多老
-
老年夫妻记得给婚姻保鲜很多老人会感觉,都是老夫老妻了,不用再给婚姻保鲜。但有专家认为,老年夫妻也是需要给婚姻保鲜的。老年夫妻虽然共同携手度过了
-
为老人选购手机的六个要点随着手机的普及,不少的子女也想为父母购买一部手机,这样就能够及时的联系,及时的了解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那么,大家知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