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想长寿不可缺少性爱

老人想长寿不可缺少性爱

爱情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可是在一些人的心目中,爱情是青年人遨游的天地,而不是老年人涉猎的范畴。


  现代生理和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精神愉快的时候,体内可分泌出一些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能使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调节到最佳状态,可以提高全身的免疫功能。因此,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调动身体内在的积极因素,抗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延长人的寿命。所以恩爱的伴侣和美满的家庭无疑给人们的健康长寿奠定了基石。

  德国工人领袖台尔曼有一句至理名言:“爱就是快乐,她像阳光叫羊,透过一切苦难、悲哀、失败和忧虑,照耀着一切有生之物。”有了爱的家庭。才会充满温暖欢乐。相反,夫妻反目为仇,终日郁闷忧伤,就会干扰*内环境的平衡,引起内脏器官功能失调调和免疫功能的下降。造成各种疾病的发生。

  丧偶或独身的老年男女若不注意调整心态也容易出现心身疾患。如一位67岁老人在爱妻去世后5年来一直头痛,多方医治无效,甚至想轻生,可是当他交上女友后,头痛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也突然容光焕发,精神抖擞。这就充分说明,老年人的恋爱、婚姻和性生活绝不是纸上谈兵,确实具有重要的个人、家庭和社会意义。

  传统观念认为,人的性兴趣是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思想健全的中年人将逐渐对性生活感到厌倦,而老年人则应该根除性欲。实际上,这是违背客观事实的。

  据国外一项统计,大约70%的68岁男子和25%的78岁男子仍继续保持规律的性生活。长寿老年人除了在生活上具有良好的习惯之外,大多数夫妻和睦、精神愉快、互相贴体,美满的婚姻和性生活的确是人们健康长寿的一剂良药。

  人的衰老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具有普遍性和渐进性。

  人到老年后难免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心境,离开工作岗位后往往会感到孤独、寂寞、变得焦躁不安,对老年生活忧心忡忡。要想保持将抗长寿,尽可能减轻和延缓身体解剖和生理变化的影响,就要加倍注意心理卫生。

  在健康三要素中,人们对生理变化无法抗拒。但社会因素却是通过心理作用表现出来的,而心理变化又是可以调节的。人们发现心理因素对老年人的影响往往超过生理因素,当人们的情绪愉快轻松时,内脏功能平稳、协调;当情绪消极忧郁时机体生理活动波动、异常或招致疾病。

  保持乐观愉快的心境,除了思想修养,胸怀坦荡,对人生充满信心,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保持积极而适度的性生活。

  莎士比亚说过:“爱情能使每一个器官发挥出双倍的功能”。适度的性生活刺激,能使大脑神经系统得到调节,使机体的适应性增强,生理功能保持平衡。因为性腺的分泌,除保证性功能外,还有助于造血、代谢和水电解质的平衡。反之,没有性生活,内分泌将紊乱。生理平衡遭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