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需求空虚 独居老人渴"牵手"的"黄昏"
不知不觉,我们身边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喜怒哀乐,牵动着每个家庭甚至社会的神经。我们终归都会老去,当下老年人的困惑会不会就是我们明天的烦恼?近日,上海的一份调查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最新发布的“上海老年人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独居老人情感需求空虚,需要更多社会关怀。
退休时间相对早、经济基础相对差、平均寿命相对较长———女性的老年生活相对更长
记者在哈尔滨市多家医院的老年病专科采访时发现,在患者中老年女性患者明显较男性多,而且神经类疾病,如植物神经紊乱、抑郁、失眠等疾病的患者女性也占绝大多数。对此,医生指出:老年女性的精神压力较男性更为严重,她们的一些焦点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据悉,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达到12.93%,而老年妇女则占了老年人口的51.4%。由于女性在整个生命周期和社会发展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这种性别劣势和步入老年后的年龄劣势叠加在一起,使得老年妇女成为社会最为弱势的一个庞大群体。
多年致力于妇女问题研究的省女性学研究会会长王宇指出:由于女性退休年龄较男性提前,而平均寿命又长于男性,这就使得女性的老年生活明显相对长于男性。女性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差、占有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但老年的各项支出却与男性不相上下,这就使得老年女性更为弱势、生活状况更需引起关注。
儿女阻挠、舆论压力、财产纠纷———“黄昏恋曲”难谱更难唱
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年人需要陪伴,如果一旦丧偶、独居,生活的质量更是难以保证。据调查显示,有配偶的老人生活比较幸福,幸福指数达到78.1;其次是与子女合居的老人,为76.96;而独居的老年人幸福指数明显较低,仅为74.86。独居老人抱怨“情感需求无法满足”和“生病没人照料”的比例较高。有近六成的独居老人对“丧偶老人再婚”的看法消极,阻碍老年人再婚的主要原因是财产纠纷、子女反对和舆论压力。
今年60岁的江大妈,老伴已经去世3年了。前不久,她在晨练中认识了71岁的刘大爷,两个人都是太极拳爱好者,经常在一起交流,时间长了有了感情,都想走到一起,但却遭到了双方儿女的强烈反对。江大妈的儿子觉得老人再婚太丢人,一再强调“我在单位也是个干部,你让我怎么见人”,而刘大爷的子女则担心父亲的财产被“拐”走,即使刘大爷提出先做财产公证,子女也坚决不同意,认为“都是隐患”。无奈,两个老人只能每天一起晨练,再也不提结婚的事。
据了解,向上述老人这样的事情绝对不是少数。由于涉及到财产,老人的再婚很难得到子女们的支持。不少老人无奈只能选择同居,但一旦出现问题纠纷突出。而男女双方择偶条件的差距也让很多老年女性放弃了再婚的念头。记者从哈尔滨市几家婚介中心了解到,老年人寻找配偶,男方更看重身体好不好,今后是否能够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更偏重于“保姆”的色彩。而对于不少有养老金、退休金,经济基础较好的老年女性来说,更希望能够找一个说话、交流、互相关心的“老伴”,她们并不认可“保姆”的角色设定,索性干脆放弃了再婚的打算。
公正财产、提前留遗嘱、不登记只同居为“牵手”步步退让
为了让儿女们支持自己再婚,不少老人委曲求全,公正自己的财产、提前写下遗嘱、实在没办法干脆不登记只同居,只为能在有生之年能相伴走过。
记者在哈尔滨市公证部门了解到,从两三年前开始,老人再婚前的财产公证、遗嘱公证一直在增加。很多老人都是和子女一起来办理这类公证,看得出来老人并非从心所愿,但为了再婚也只好作出让步。69岁的陈大妈前几天就到公证部门做了财产分配公证,在子女的压力下,她决定将现有住房过户给儿子,道外的一处老房子过户给女儿。而且,每月的退休金拿出一半交给女儿管理。儿女们则当场表示,只要这些能够兑现,他们将不再阻挠老人再婚。陈大妈事后心酸地对老朋友说:“一辈子赚下的家业都给了儿女,我什么都没有了,孩子们的想法我能理解,但心里挺难受。”
这样的老年人为数不少,还有一部分为了避免双方儿女的矛盾,干脆省略了结婚登记选择同居。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老年女性因为再婚或者同居,引起的家庭纠纷、财产纠纷甚至家庭暴力的投诉案例明显增多。不少老年女性迫于各种原因没有经过结婚登记与他人同居,但一旦对方去世或者双方出现矛盾,不少女性被赶出家门,甚至无处栖身。但是,虽然同居对于老年人来说十分不可取,但仍然是最为主流的方式。
学习新知识、找寻新岗位、建立新型亲子关系———自我“升值”有助于“牵手”
老年人再婚特别是老年女性再婚的现实难题,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关注。他们指出:作为最为弱势的群体,老年女性的再婚影响着家庭关系的发展和社会性别的平等。除了社会观念的更新和更切实可行的法律条款的保障以外,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也应该像年轻人学习,推迟进入老年生活的时间,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升值”,这样有助于更平等地选择再婚对象。
省女性学研究会会长王宇认为:老年女性平均寿命较长,大家应该在这段时间内多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班,哪怕只是十字绣、烹饪等,也要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新的兴趣点,让自己有精神头,生活有内容。而且还可以找寻自己力所能及的新岗位,不一定有多少收入,只要能够发挥特长就可以,这样可以提高女性的自信心。同时,还要学会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中国家庭一般会保持老来从子的习惯,老人离开了社会,生活基本交给子女打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都由子女决定。老人与子女之间应该建立一定的心理界限,既不过多干涉子女生活,也不要子女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这种有距离感的亲子关系可能有悖于传统的亲子关系,但却更有利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这些都有助于老人更有魅力、更有优势、更为平等的选择“牵手”的对象。
当然,无论怎样的自我完善,和谐、美满的“黄昏恋”,还需整个社会的关注、理解、支持,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因为,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明天。
-
老年夫妻的相处之道你造吗其实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我们的老年夫妻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相处之道,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健康的状态的,那么老年夫妻的时候
-
老人金婚送什么礼物老年人已经到了年龄之后都想拥有一个非常幸福的晚年,那么如果我们的老年人也在要举行一个金婚典礼的时候,对于作为朋友或者是子
-
老年人群听听流行音乐也不错每种人群或者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自己喜爱的音乐,通常大家会觉的老年人更喜欢听一些老歌或者戏曲什么的,也的确在生活中很多老
-
老年夫妻记得给婚姻保鲜很多老人会感觉,都是老夫老妻了,不用再给婚姻保鲜。但有专家认为,老年夫妻也是需要给婚姻保鲜的。老年夫妻虽然共同携手度过了
-
为老人选购手机的六个要点随着手机的普及,不少的子女也想为父母购买一部手机,这样就能够及时的联系,及时的了解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那么,大家知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