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人
今天,走进我们情感周刊“幸福会客厅”的是一对耄耋老人:丈夫杨诗节,86岁,湖北省船厂退休工程师;妻子王春英,80岁,原武汉市第二商业局退休营业员。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们结为夫妇。婚前相闻不相识的两个人携手走过了60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的婚姻正好与共和国同龄。我的青年、壮年、老年,
无论是苦是甜,都与她一起度过!”两周前,杨诗节老人给记者打来电话。
8月28日上午,记者见到了杨老挂在口中的那个她——80岁的王春英。王奶奶担心记者找不到路,撑着伞在家门口等候。透过朦胧的雨线,记者看到老人家标准的瓜子脸,年轻时准是个美人!
包办婚姻,两人忐忑不安
60年前,杨诗节第一次见到这张脸,是在他和王春英的婚礼上。
这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专属于那个年代的包办婚姻。
杨诗节和王春英都是湖北宜昌人,两家相隔不远,杨家经营油行,王家有间杂货店,算是门当户对。从王春英16岁开始,上王家说媒的人就络绎不绝,王家觉得女儿还小,一直未曾允诺,直到1949年,王春英19岁,王家看中了26岁的杨诗节。杨诗节人长得不错,还是专科学校毕业,在巴东机械厂(湖北省船厂前身)当技术员。
而这一切,作为婚姻的当事人,男女双方都不知情,而且按那时的规矩也是断然不能打听的。要和自己生活一辈子的人长得怎么样?性格好不好?从订婚到结婚,中间有3个月的间隔,两位新人都忐忑不安。
1949年4月,婚礼如期举行。虽然这桩婚姻是按旧传统由父母包办的,可形式上却相当西式。杨家借来了小轿车迎亲,王春英穿的是白色婚纱,长长的裙摆、可爱的花童,很新潮。不过,王家父母还是找来了一块红纱,蒙在王春英的头上。透过红纱,两个新人第一次相见,虽然看得不甚分明,但这样朦胧的印象让他俩微微放了心——她清秀美丽,他高大俊朗。
相夫教子,也要经济独立
婚后的了解更让两人觉得幸运,王春英能干贤惠,杨诗节正直本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的婚姻正好与共和国同龄。我的青年、壮年、老年,
无论是苦是甜,都与她一起度过!”两周前,杨诗节老人给记者打来电话。
8月28日上午,记者见到了杨老挂在口中的那个她——80岁的王春英。王奶奶担心记者找不到路,撑着伞在家门口等候。透过朦胧的雨线,记者看到老人家标准的瓜子脸,年轻时准是个美人!
包办婚姻,两人忐忑不安
60年前,杨诗节第一次见到这张脸,是在他和王春英的婚礼上。
这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专属于那个年代的包办婚姻。
杨诗节和王春英都是湖北宜昌人,两家相隔不远,杨家经营油行,王家有间杂货店,算是门当户对。从王春英16岁开始,上王家说媒的人就络绎不绝,王家觉得女儿还小,一直未曾允诺,直到1949年,王春英19岁,王家看中了26岁的杨诗节。杨诗节人长得不错,还是专科学校毕业,在巴东机械厂(湖北省船厂前身)当技术员。
而这一切,作为婚姻的当事人,男女双方都不知情,而且按那时的规矩也是断然不能打听的。要和自己生活一辈子的人长得怎么样?性格好不好?从订婚到结婚,中间有3个月的间隔,两位新人都忐忑不安。
1949年4月,婚礼如期举行。虽然这桩婚姻是按旧传统由父母包办的,可形式上却相当西式。杨家借来了小轿车迎亲,王春英穿的是白色婚纱,长长的裙摆、可爱的花童,很新潮。不过,王家父母还是找来了一块红纱,蒙在王春英的头上。透过红纱,两个新人第一次相见,虽然看得不甚分明,但这样朦胧的印象让他俩微微放了心——她清秀美丽,他高大俊朗。
相夫教子,也要经济独立
婚后的了解更让两人觉得幸运,王春英能干贤惠,杨诗节正直本分。
相关文章
-
如何避免老人掉进谣言圈里其实老年人的身体而言也是非常的中意,那么你知道我们老年人也会有一些谣言的产生,给我们的老年人带来非常大的伤害和困扰的,如
-
老人练太极拳的长寿秘诀每到清晨的广场之上,有很多的老年人都是喜欢,做一些运动保护了我们老年人的身体的,让我们老年人的关节或者是全身都有一个非常
-
4个原因导致老人贫血 老人贫血吃什么好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会出现贫血的现象,老年人也不例外,因为老年人的饮食会出现一些不平衡的现象,所以平时大家需要关注老年
-
如何判断老人抑郁症呢?虽然现在已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但随之而来影响老人身心健康的疾病也在逐步的增加,其中发生老人产生抑郁症伴发非常多,时常会感到
-
老人平时如何保健养生养生保健是现在非常盛行的,特别是对上了岁数的老人们,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在其身体日常发生微小疾病时最好不要尝试服用药物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