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独家专访

牧琳爱老人的一生

牧琳爱老人的一生

80多岁高龄,只身来到中国,只为找寻失落多年的故土情结。
  倾尽所有,献身中国的慈善事业,只为实现自己儿时的承诺。

  叶落归根,魂牵梦绕的“中国”,是她一生也隔不断的眷恋。

  她,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却成了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中国”老太

  她就是牧琳爱,美国人,现居住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刘庙村。

  缘起70年前的故土情结

  “长大了,我要挣钱,回来帮助这里的穷人们……”

  牧琳爱的中国情结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初,1902年,牧琳爱的父母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父亲牧鸿恩,在山东聊城修建教堂负责教会工作。并先后在中国生育5个孩子,牧琳爱排行第四,生于1917年8月11日。
  
  在牧琳爱的记忆中,旧中国留给她最深的印象就是战乱、贫穷、瘟疫和苦难。那时的中国是个封建闭塞的国家,科学、教育、文化各方面都很落后,老百姓无法过上好生活。实在养不起的孩子被父母卖掉,好多人冻死在路边,这些都给牧琳爱留下了很痛苦的回忆。

  那时,她心里就想:长大了我也要挣钱,来帮助这些穷人……

  在中国度过的童年,也有值得她终生回味的美好。她曾有一个叫周仁杰的小伙伴,就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每次讲起这段往事,她都会说:“周仁杰有着中国人非常好的品质,让我终生难忘。”

  13岁的时候,牧琳爱随父母回国了。轮船上,父亲曾对他们们说:“中国人善良、勤奋,但他们实在是太苦了,希望你们将来能再来这里,给他们多多的帮助。”牧琳爱在心里发出誓言:“我一定要回到中国。”

  可她没有想到,实现这一想法,竟耗去她半个多世纪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