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独家专访

英雄老人的曲折人生

英雄老人的曲折人生

有媒体披露了“八百壮士”的第4位幸存者、湖北监利籍的抗战老兵周大发现身南京一家养老院的消息。当日,记者试图联系老人做专访却意外获悉,老人已经走了。严重的肺部感染,让这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兵走得非常突然。

  “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爱国官兵,都是中国的脊梁,是真正的勇士……70多年过去了,那些曾经用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抗战老兵已所剩无几,过不了多久,这场战争可能就要变成一场没有活着的见证人的历史了。”3月31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网页上发布“八百壮士”老兵周大发去世的消息。老兵的子女们说,父亲一直坚守“英雄”的秘密72年,一直被世人“冷落”。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英雄?昨日凌晨,记者赶赴南京,踏寻老兵周大发生命最后的足迹,缅怀这位“八百壮士”的幸存者。

  周大发

  老兵:国民党陆军第88师524团1营2连步兵下士

  老人生前要捐献遗体

  昨日清晨6时许,南京的天已亮起来,但整个城市尚未清醒,街上的人很少。

  南京市迈皋桥东井亭村4号一栋还建房的二楼,那是周大发老人的房子。听闻老家的记者前来,周大发老人的小儿子周武勇下楼迎接。

  周大发老人不到50平米的家里,周武勇的哥哥周世荣和姐姐周洁守护着父亲的灵堂。在一间10平米左右的房间里,摆放着周大发老人的遗像、挽联,以及当地一家报社送的花篮,灵堂显得冷清而简单。

  周武勇说,父亲身体一直很硬朗,但2007年开始,父亲身体开始变差,生活自理也渐渐力不从心。周武勇因工作地点搬迁,不能常常照顾父亲。于是,一家人商量之后,将老人送到离家不远的私立红山光阳老年公寓。

  “最近几天气温变化快,父亲身体明显扛不住了。三天前,养老院给我打来电话,说父亲喘得厉害,我赶紧把父亲送到鼓楼医院抢救。”周武勇告诉记者,“送到鼓楼医院的时候,父亲已经不能说话了,只能靠吸氧维持呼吸。”这三天,周武勇一直陪在父亲身边,他感觉到父亲正走向生命的终结。

  3月31日清晨5时许,天还没亮,周武勇给武汉的哥哥周世荣打了电话:“爸爸恐怕不行了。”一个小时后,周大发静静地走了。

  3月12日,在武汉中铁大桥局工作的周世荣因为担心父亲的身体,还专门回南京看望了父亲,“那时候,父亲身体还好。我还问他,身后事怎么搞,他说一切从简,骨灰不要了。”

  老人的养子杨永川说,关于身后事,他很早就问过老人,“骨灰是送回湖北,还是安葬在南京?”老人说,“这个不用你们操心了,我和鼓楼医院签好协议了,准备把遗体捐献出来。”但是,老人去世后,儿子们还是决定将老人遗体火化下葬。

  老兵的“壮士”退伍证

  昨日下午,南京市鼓楼医院召开了小型的新闻发布会,披露了周大发老人有记载的一生。在该医院,周大发老人工作了29年。

  周大发原名叫周列东,原籍湖北监利汪桥镇。1914年6月27日出生,读过五年书。

  1936年,周大发通过老乡余泽民的介绍参加了当地保安师,隶属国民党。在战争年代,士兵都是全国流动转移的,不久他就来到汉阳蔡甸,负责保卫当地的兵工厂炸药库。1937年七七事变后,周大发随同保安师补充到国民党驻上海88师。

  鼓楼医院离退休办书记张学斌告诉记者,由于是顶别人的缺参加的保安师,老人一直是用郭滇初的名字,到了上海88师后,才正式改名周大发,这个名字也一直用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