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独家专访

七殉的环保强人

七殉的环保强人

在库尔勒市金三角江南照相馆旁,许多人围着一个爆米花摊位在议论纷纷:“噫,这还真希罕呢,不用液化气用太阳能就能爆爆米花。” 正在摊位上忙碌的是一位年近七旬、衣着褴褛满脸苍桑的老人和他的老伴。 这位老人叫石对,是库尔勒市兰干乡农民。他用来爆爆米花的是一种具有辅助加热装置的反射聚光太阳灶,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要不是他为了研究这个东西撂进去了40多万元,我们现在可以买上套楼房,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呢,哪用得着这么冷的天出来卖爆米花?”他的老伴崔桂枝说。 崔桂枝所说的“东西”,指的是石对老人一直研究并为之付出大半生心血的太阳能。 石对第一次自行设计并制作出太阳灶是上世纪60年代。 18岁时,石对投身从戎当了一名测绘兵,由于其数学天赋极高,曾在部队被誉为“活计算机”。1966年,他随部队在内蒙古五原县山区执行任务时发现,由于偏远落后,这里的农牧民用牛粪当燃料做饭,既不卫生又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石对萌发了利用电太阳能的想法。 说干就干。他省吃俭用,业余时间用每个月9元钱的津贴买来镜子和各种钢管、钢筋等,手工将镜子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时,他的数学天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用笔算的方法算出了无数的抛物线轨迹数据,然后将镜子一块一块地按照要求粘贴到一个面上,让所有的镜子反光点都聚焦在一点上。由于完全是纯手工制作,所以难度相当高。 很快,他自行设计制作的太阳灶完成了,一试验真管用。 这一次成功让他下定了这一生研究利用太阳能的决心,但是这个决心也给他带来了诸多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