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人频道 > 独家专访

渡边淳一 每个人都应该活出自己的样子

渡边淳一 每个人都应该活出自己的样子

◆渡边淳一 吴小鲁

采访渡边淳一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经历。从履历上来看他已经是76岁的老人家了,但当与他面对面时,我实在无法把他与“老人家”这个字眼等同起来。奶油色西装,配条纹领带,回答问题时无意识地用修长的手指轻轻敲打椅背,坚持用市面上比较少见的软毛毛笔而不是签字笔签名,坚持亲自上法庭打版权官司——这些都令人联想起他笔下经常出现的那些外表波澜不惊、但心思细腻敏感、清高而固执的男主人公来。《失乐园》是渡边淳一最为读者熟悉的作品,从婚外情中爱到巅峰而后殉情的故事,也让渡边从此被视为情爱小说写得最好的日本作家之一。但是说到婚外情,以及因为对婚外情的描写而遭到读者的抗议,他一再表示:我并不是在宣传所谓的“婚外情有理”,这个请读者不要误解。我只是坚持认为,一个人应该尊重自己真实的感受,活出自己的样子来。

A 婚外情并非对婚姻制度的“反抗”

吴小鲁:大多数的爱情电影,或者偶像剧,都是关于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但是您的作品,多是关于中年男女的。为什么您特别喜欢写中年男女的爱情?

渡边淳一:我认为写小说,就是把一个人最真实的一面,他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感受表现出来。现在社会上大家普遍认为,只有年轻的男女才可以尽情相爱,而中年或者老年男女就跟恋爱无缘,这是一种非常任意的想法。一个人,无论是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甚至到了八十岁,都会对异姓产生一些兴趣,这种事实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只不过经常是被外部的世界给遏制了而已。男女之间的相爱,才是一个人生存、生活下去的原点。

吴小鲁:但是大部分的中年男女都已经有了家庭,他们的恋爱大多是婚外情,而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所反对的。您把婚外情写得凄美动人,据说《失乐园》在连载期间,还有读者游行抗议。

渡边淳一:在日本确实一直有反对婚外恋的声音,比如认为婚外恋不道德。但就写作而言,我不是从道德与否或者常识性出发来写小说的,而是侧重写出一个人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既然跟一个人结婚了,就不能再爱别人,这当然是社会上的普遍想法。

但事实往往是,一个人结婚之后,也可能会爱上配偶之外的另一个人,也会为了另一段爱情而燃烧,这是不容否认的,我们不能把“结婚了就不能再恋爱”的想法强加给人。

另外,一般人都是在二十岁、三十岁左右结婚,但是否能够一辈子只爱这一个人,这是我们都很没自信的问题。人这一生,在不同阶段都会有成长和进步,如果两个人从结婚到老都很相爱,这当然很好,但这样的夫妻是非常少见的。有的人成长了,有的人不成长,这样的两个人继续生活在一起,就会产生距离,双方会因此而感到痛苦。这时,如果一方爱上了另一个人,并且为这样的恋爱心动,我个人是赞成的,这总比一对夫妻伪装着去维持婚姻来得真诚。

我是主张“一个人活得应该像人”这样一种生活方式。这也许会产生很多问题,但不管是伦理问题也好,其他问题也好,婚外恋当中也有可能产生纯粹的爱。对这样一个人真正的感受和想法,我们应该给予客观的评价,而不是简单地遏制。结婚之后就不能再爱上别人,这恐怕是对人性的一种否定。

B 一夫一妻制本身不是坏事

吴小鲁:那么请问您如何看待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渡边淳一:一夫一妻制本身不是坏事,只不过是,爱情本身,或者相爱的方法可能会发生改变。不能说相互之间爱的方法变了,那就是坏事,这是否定人性的。我曾经是一个外科医生,我深刻地体会到这或长或短的一生,是一个人唯一的机会。如果已经不爱一个人了,承认这一点,再去重新爱另一个人,这是无可非议的。比如在美国,有些人反反复复地结婚离婚,说不定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反而是一种很忠于自己、很真实的生活方式呢。

C 恋爱可能漂亮,结婚必须现实

吴小鲁:您在1997年的《失乐园》中让婚外情的双方殉情,但在2008年的《紫阳花日记》中,又让两个分别出轨的夫妻保持婚姻的壳。请问这是您对爱情或婚姻的观念发生了改变?还是您个人的一种妥协?

渡边淳一:这只是我讲述的两种不同形式的爱。《失乐园》中是两个人达到一个爱的巅峰,如果继续维持这样一种爱的状态,是非常难的。如果他们结婚,回到日常的现实生活中,这两个人就不可能再是他们原本相互爱的对方,而是成为生活的伙伴,他们觉得无法接受,所以选择了殉情。《紫阳花日记》是另一种爱的形式,夫妻双方都另外有喜欢的人,但他们都接受继续维持婚姻的状态。一般的婚姻生活,并不适合追求爱到巅峰这种状态的男女,婚姻中的爱只能是近似巅峰,或者离巅峰有一定的距离,但只要夫妻双方觉得可以接受,当然是可以生活在一起的。

D 爱没有对错,只有不同形式

吴小鲁:作为一个男人,您会对您爱的女性,和最终可以成为您妻子的女性,有非常明确的区分吗?

渡边淳一:这个区分我倒是没有特别的概念。事实是,有的人在恋爱的时候,觉得对方能作为一个好妻子,但结婚之后,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男性也会发生变化,恋爱的时候觉得会是个好丈夫,但婚后发现竟然是这样一个男人。我想说,并非这种爱是对的,那种爱就不对。爱可以有很多种形式,这个希望不要被误解。

吴小鲁:在您的小说当中,女主角对待爱情的态度,要比男性坚决、勇敢和投入得多。这是您对两性关系的设定吗?

渡边淳一:不仅是小说,事实也许就是这样。女性如果爱上一个人,她会完全彻底地奉献自己。男性可能也会对女性有所奉献,但他更是一个社会性的生物,一方面对女性很爱护,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工作以及社会上的地位,等等。从对爱情上的这种集中力来说,可能女性是要强于男性。另外,一个女性倾心于一个男性,不单单只考虑到性的魅力,也非常注重情感方面的感受;男性则更多地从性爱的更深层次的喜悦,才会爱这个女性。

E 恋爱和结婚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吴小鲁:作为一个已婚男士,您会给即将迈入婚姻的男女什么忠告?

渡边淳一:恋爱中的人对婚姻有很多的向往,肯定也有很多的不安。对于即将结婚的男女,我想说,恋爱和结婚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在恋爱的时候,两个人穿戴整齐从不同的家里出来,高高兴兴约会,然后各自回家,只给对方看到漂亮的一面。但结婚之后,两个人住在同一个家,从早到晚相对,要袒露出更加完全的、真实的自己,要进入现实的生活。这就是恋爱和婚姻不同的地方,这个希望可以有充分的了解。

F 男人要兼备“食草”“食肉”两种本性

吴小鲁:在您的《爱的流放地》一书中,女主角虽然在婚姻中有了三个小孩,但她是从婚外情对象那里,才体会到男女之爱的快乐的。请问您如何体会这种女性的心情?您听过女性有这样的抱怨吗?

渡边淳一:这不是我听谁说的,而是有我自己的体验和体会在里面,我体会到女性有这样的、对温柔的男性的一种需求。但与此同时,现在在日本,表面上温柔的男性越来越多,但这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因为在很多时候,女性也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男性来牵引。或者说,既可以得到男人强有力的拥抱,在感情上又可以被很温柔地对待,这应该是所有女性的盼望。

吴小鲁:您说到在日本温柔的男性越来越多,这让我想到“食草男”一词,他们性格温和内向,不愿意结婚。在您看来,“食草男”这个族群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渡边淳一:我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孩子的数量减少,母亲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保护过分;第二,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比如有了方便面,男性没有妻子的照顾,也可以很轻松地生活;第三,越来越多的男性怕难为情,不愿意主动追求女性,或者在追求失败之后就不愿意再进行尝试。

吴小鲁:因为“食草男”增加,也导致有很多大龄女性嫁不出去,日本女作家酒井顺子甚至把这些女性称为“败犬”,在中国则被称为“剩女”,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些女性?

渡边淳一:对婚姻积极的男性越来越少,确实会有一大批的女性难以结婚。这个本身倒没有问题,但对女性而言,她们有一个怀孕生育的最佳年龄段,一旦过了某个年龄,可能就不能有自己的小孩了,但她们又不可能随便找一个人结婚。我个人建议这些女性可以更加积极一些,可以去主动追求男性。如果生了小孩之后自己有能力抚养,就更加没问题了。

吴小鲁:您的意思是可以接受未婚妈妈吗?

渡边淳一:我并不反对未婚妈妈,但从现实上来说,一个女性要带着孩子生活,是非常艰难的。日本政府对怀孕生育的女性有很多补助,但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法国。除了政府补助之外,社会上对单亲的小孩也没有偏见,可以一视同仁。如果每个国家可以朝这个方向发展,那才是女性的福音。

吴小鲁:像“食草男”、“败犬”等族群,可以说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在您看来,经济上的高度发达,会对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产生怎样的影响?

渡边淳一:经济高速发展本身不是坏事,在这个过程当中,每个人都可能有茫然的时候,这也是正常的。我想说的是,我们是否可以避免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关注外部世界,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样的人是盲目,随波逐流的;另一种是过分关注自己的生活,而忽略了参与外部世界,这样的人是看不到未来的。

G 五十岁,进入“白金一代”

吴小鲁:您在《熟年革命》当中,对迈入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发出“勇敢去爱”的号召。请问这里的“爱”也包括男女之爱吗?您现在七十六岁了,男女之爱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渡边淳一:中老年人也有爱的要求,没有“因为年纪大了所以不能爱异性”这样的规则吧。就我自己来说,当然还是要爱下去,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已经76岁了,必须要怎么样怎么样。一个人无论到什么年纪,都会有思索、烦恼和迷惘,也都会有爱的冲动。如果失去这些,安于现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去。

吴小鲁:您在《男人这东西》中提到,男人对于女人的偏好,一生中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大胆请您假设一下,如果您发生婚外情,您的婚外情对象会是什么样?

渡边淳一:确实,男人喜欢的异性的标准一般是固定的,倒是女性经常发生变化,某个阶段喜欢这样的男人,到了另一个阶段就忽然变了。说起来,我们可能有一种误解,比如认定某一种人是我喜欢的,某一种人我肯定不喜欢,但爱情通常并不是按照这个模式进行的。在恋爱开始时,对方并不一定就是你以前认为自己喜欢的类型,但在恋爱过程当中,把这个人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或者因为自己爱这个人,慢慢地把自己变成对方喜欢的样子,这才是恋爱所具有的力量。

吴小鲁:您的《钝感力》一书在中国也非常受欢迎。一个在感情上非常敏感的人,也可能具有您说的钝感力吗?

渡边淳一:当然,这两者是可以兼容的。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很多失败或者痛苦的事情,如果拥有钝感力,就可能会重新站起来。我说的钝感力,是对大多数事物保持一种坚强的意志,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而不是少根筋似的迟钝。我在33岁时被迫离开医学界,进入以前完全陌生的写作领域。如果没有这种钝感力,我可能就坚持不到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