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应对失眠 身体损伤有多大

药物应对失眠 身体损伤有多大

失眠和睡眠不好是现在很多朋友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身患疾病的老年朋友们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的问题,为了解决睡眠不好的问题,有些老人会长期的服用安眠药的方法,但是,大家是否知道这种方法对我们的伤害有多大吗?

药瘾是当今世界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病,它同毒瘾、烟瘾、酒瘾同属一类社会病,是一种社会瘟疫,不知夺走了多少人的性命。药瘾甚至比酒瘾更危险。据瑞典医学院统计,在2000名被送往医院抢救的药瘾者中,死亡率高达25%。

这些药瘾者大多数是服用安眠镇静药成瘾的。他们大部分各有自己的一段痛苦的生活遭遇,如离婚、丧偶、疾病折磨、工作劳累或不顺、生活恶性刺激等。他们采用服安眠镇静药的方法,来减轻忧伤和痛苦,缓和紧张情绪。小剂量渐渐不起作用,于是就自作决定,加大剂量,如此恶性循环,终于陷入不依赖药物就难以生活的危境。

前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就是服用安定成瘾,自作主张,下令让护士(医生不给)设法购买安定,逐渐加量,最后终因超量服用,一觉未醒,与世长辞了。这种教训是我们应当牢记的。

据报道,50岁以上的老年人,长期使用催眠药的人随着增龄而增加,大于65岁的老年人中,16%以上的人使用催眠药。其中连续使用1年以上者达75%,少数老年人连续使用催眠药高达10年以上,而在医院或康复医院中老年人使用率更高。然而,由于老年人机体对催眠药的反应性增高,对催眠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发生了变化,易使老年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那么,催眠药对老年人有哪些危害呢?

1.长期使用催眠药可产生多种后遗症效应连续使用催眠药(尤其是长效催眠药)可产生多种后遗症效应,表现为白天嗜睡、迟钝、判断力下降,意识模糊乃至精神紊乱等。这是由于老年人对催眠药的反应性随着增龄而增高和催眠药在老年*内消除缓慢,半衰期显著延长,易引起药物的蓄积作用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