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药隐藏杀手 老年人应该慎服
药瘾是当今世界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病,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不好,老是容易生病,生病就会依赖一下药物,但是其实药物都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药瘾不知夺走了多少人的性命。药瘾甚至比酒瘾更危险。
这些药瘾者大多数是服用催眠镇静药成瘾的。他们大部分各有自己的一段痛苦的生活遭遇,如离婚、丧偶、疾病折磨、工作劳累或不顺、生活恶性刺激等。他们采用服安眠镇静药的方法,来减轻忧伤和痛苦,缓和紧张情绪。小剂量渐渐不起作用,于是就自作决定,加大剂量,如此恶性循环,终于陷入不依赖药物就难以生活的危境。
据报道,50岁以上的老年人,长期使用催眠药的人随着增龄而增加,大于65岁的老年人中,16%以上的人使用催眠药。其中连续使用1年以上者达 75%,少数老年人连续使用催眠药高达10年以上,而在医院或康复医院中老年人使用率更高。然而,由于老年人机体对催眠药的反应性增高,对催眠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发生了变化,易使老年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那么,长期使用催眠药有哪些危害呢?
1.长期使用催眠药可产生多种后遗症效应连续使用催眠药(尤其是长效催眠药)可产生多种后遗症效应,表现为白天嗜睡、迟钝、判断力下降,意识模糊乃至精神紊乱等。这是由于老年人对催眠药的反应性随着增龄而增高和催眠药在老年*内消除缓慢,半衰期显著延长,易引起药物的蓄积作用所致。
2.催眠药可引起催眠期间呼吸障碍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发现安定类药物可引起呼吸抑制,加重老年人在催眠期间呼吸障碍。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口服氟胺安定30毫克者,催眠期间呼吸暂停次数平均为9。95次,累积时间3。44分钟,而对照受试者分别为5。33次和1。75分钟,两者差异显著。有人认为,长期使用催眠药者夜间死亡率较高,这可能与该药物引起的夜间呼吸暂停有关。
3.催眠药可引起老年人焦虑和早醒失眠焦虑和早醒失眠多发生在使用短效催眠药的老年人中。一项由120名40-70岁的志愿者参加的对照试验显示,连续25天每晚服用甲基三唑氯安定0。5毫克,可引起焦虑、抑郁和恐慌,少数人出现幻觉。究其原因可能是机体对药物产生了耐受性;或药物从中枢内的受体部位迅速消除;或该药在体内某种毒性代谢产物的作用。
-
家里老人总是失眠睡不着怎么办?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对人体的一种保护。失眠必然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那老年人失眠有哪些原因?老年人
-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失眠?主要是这3大诱因在作怪大部分老年人会伴随着睡眠障碍,睡眠时间明显减短,而且睡眠一直处于浅状态,早睡早醒,入睡困难,白天没有任何精神,那到底有哪
-
老人失眠吃什么好?推荐坚果和牛奶老年人容易出现失眠,老人失眠会影响到身体状况,可以通过食疗来调理失眠,失眠对人体伤害大,老年人如果有失眠的问题,晚上睡觉
-
导致老人失眠的原因有哪些?老年人失眠与年龄因素有密切关系,年龄是导致老人失眠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失眠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的,失眠有可能是内分泌紊乱引
-
老人失眠多梦如何调理?生活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的问题,老年人失眠多梦最好及时调节心理,及时缓解精神方面的压力,也可以通过食疗调理老年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