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解读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是*重要的器官之一,这个部位帮助我们呼吸,一旦病变,我们的呼吸道功能也会慢慢的减弱,生命活动也会受到影响,那么,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呢?这种疾病又该如何治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通常,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原因后,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者。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能诊断为copd。如患者只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而无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斯为copd。

引起copd的危险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两者相互影响。某些遗传因素可增加copd发病的危险性,如重度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可引起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是copd的危险因素。环境因素中吸烟为copd重要发病因素,包括吸烟及被动吸烟。吸烟者肺功能的异常率较高,被动吸烟也可能导致呼吸道症状以及copd的发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烟雾、过敏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空气污染、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均是copd危险因素。此外copd的发病与患者社会经济地位相关。

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在我国,copd同样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我国7个地区20245成年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40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高达8.2%。copd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承重的经济负担。

呼吸体操:对肌肉耐力与强度的训练,主要有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患者取立位或卧位,双手分别放在前胸和腹部,尽量用鼻吸气,同时挺腹,用口呼气,同时收腹。通过这种深而慢的腹式呼吸降低呼吸肌的耗氧量,增大膈肌运动幅度,增加肺活量。缩唇呼吸:呼吸时将双唇如吹口哨状缩拢,使呼出的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慢的呼出,一般呼气所用的时间要长于吸气。由于延缓了呼气时的速度,增加气道内压,使外周小气管不能过快的陷闭,有利于肺泡的排空,增大潮气量和降低呼吸频率,促进了氧和二氧化碳在肺内的交换。

气功:气功是我国传统的康复、健身的方法,强调对患者心身状态及其对周围环境及社会的认识的调理。正确的气功训练使患者用最小的努力达到最大的通气效果。通过鼻腔吸气、口腔呼气、减少无效腔气量,增加潮气量和有效通气量。研究提示,通过呼吸功的锻炼,能增加患者的膈肌活动度,提高通气功能,降低呼吸肌的耗氧量,从而使copd患者的“肺肾两虚”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且呼吸功疗法具有方法简便易行、患者乐于接受、容易掌握、经济上较少投入的优点,无需在医院就可以进行。

看了上述内容的介绍,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现在有了新的认识了吧,这种疾病纠缠着越来越多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治工作,从源头开始,杜绝这种疾病找上我们。